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483节(3 / 4)

加入书签

,地方设医职,军中还有军医,虽然总体而言,品级都不高,实力还很弱,组织也松散,但终究是一股政治势力,能够发挥一定影响。

此番中第的医科进士,年纪都不小,最年轻的都有三十多岁,刘承祐还特意关注过,两名太医学生,两名医家子弟,还有一名民间名医……

对于此番所录的进士,刘承祐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打量他们,老老少少,形形色色。或激动,或忐忑,或喜悦,在庄严的皇家园林中,在当权者的打量下,大部分人都显得无所适从,头都不敢高台,只是默默在座,僵硬地附和,动都不敢大动,以免失仪失礼。

刘承祐好奇的是,这些新晋的士子中,能出几个值得大用的人才,有多少能当上官,又有多少能当个清官、好官?

最引人注目的,还在于头甲三人。状元张去华,榜眼马适,以及探花赵匡义。

张去华,官宦出身,其父张谊也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文才,后唐进士,在汉也曾官至中书舍人。既有出身,又兼家学渊源,还有张去华本人的勤奋好学,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闯出了名气。北伐之时,张去华曾游河北,纵览民情,见百姓苦于兵役,承受战争沉重负担,发表了一番感慨,写下了《北征赋》、《治民论》,在刘承祐回京巡视的过程中,竟然拦驾进献他的策略。

当时,张去华还不满二十一,刘承祐颇感惊奇,战争带来的破坏很多人知道,但能条理清晰地列明,了解民之疾苦的,可就少见了,并且,还这么年轻。

刘承祐对这英气勃勃的年轻人很感兴趣,在运河岸边与其席地而坐,纵论治民之道。带着些赞赏,回朝之后,刘承祐命吏部与其安排官职,特地授意,给个薄职即可。

吏部很快做了安排,到军器监做主簿。刘承祐这般做,却是鉴于此人,虽有才气见识,却过于傲气,锋芒毕露,有些像当初的卢多逊,有心磨一磨。

不过,这张去华显然没有体会到良苦用心,只觉得自己是为人所嫉,这官自然做得不乐意,说薄待领之职,不该是他干的。

原本是想要抛官去职的,被人劝住了。理由是,如果他因为心中不满而抛弃官职,是对朝廷的蔑视,如果还想在朝廷为官,发挥才能,实现抱负,就绝不能弃官。张去华听进去了,然后以年轻才短为由,辞官回家继续读书。

也就是家里有地、有财产,方才给他任性的机会。对于张去华的辞官,当时刘承祐闻之,只是笑了笑,未置一词。

读书近三载,也是静极思动,等到今岁春闱,张去华又果断参考了。一进开封,便写下了好几篇的脍炙人口的诗文,并且得到了太子宾客李昉的称赞,使得他名声大盛。当然,如果仅是诗词文章,也还不至于引起其他人的盛赞,此人对时政、实务,也能条分缕析,侃侃而谈。

开考前,就有人说,张郎才堪状元,如今,果然高中,琼林宴上,可谓意气风发。如果按照刘承祐的想法,张去华这样的青年才俊,还是当压一压的,不过,此次常举,大概是头一次刘承祐没有进行过多的干预。刘温叟等人既然推举上来了,殿试上也确实出彩,刘承祐也就点了他状元。

至于探花郎赵匡义,算是此届参考士人中出身最高的了,本身就有继承赵弘殷的爵位。而他的名声,一点都不比张去华小,当初谢拒皇帝的赏赐提拔,主动给其父结庐守孝三年,为他挣取了极大的名誉。期满之后,也没有靠荫职入仕,而准备参考。

有一说一,赵匡义是个文人,还是才干很出众的文人。以其学识、经历、才干,也有状元之资,或许是为了避嫌,最终被点为探花。不过,赵匡义年纪虽然还不大,但气度、眼界显然已开,相较于张去华的风光无限,他倒显得很淡定。

一直以来,大汉的状元们,除了王朴、李昉之外,在仕途上似乎都没有太好的发展。扈载,英年早逝;董淳,还跟着薛居正编史;至于其他,也显泯然。

相比之下,倒显得探花们,更受皇帝喜爱。似卢多逊、张洎,可是得以入侍御前,使得仕途的远超旁人。

当然,刘承祐早已不打算这么干了,否则,探花得到的重视胜过状元,那就削弱状元的地位与意义了。

至于榜眼马适,大概是头甲三人中,出身最为寒微的了。本为江西籍人,淮南战争后,举家被迁至江北安置,始为汉民。为人勤奋好学,几番地方考试,都名列前茅,及至如今,一举夺得榜眼。从朝廷选材的来源,就已能看出大一统的趋势来了!

除了一甲三名之外,本科进士,还有不少特殊出身的人,比如吕端、王朴的两个儿子、扈彦珂的孙子、已故宰臣苏禹珪的孙子……

哪怕在皇帝这里留了名,但吕端仍未入头甲。

同时,本届官宦出身的考生着实不少,皇帝虽然没有过多干预,但考官们的录取,其中是否没有徇私,也不敢保证。像王朴的两个儿子,在其亲身教导下,中进士的能力实则是绰绰有余的。

同时,这一科所录的士子,应该可以说,素质很高,比往年任何一届都高。

“此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