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597节(2 / 3)

加入书签

的资历界限,跻身于军界高层的行列。

不服不行。

你不服气,也带领一个独立团打下蜀中来啊?

在占领蜀中之后,一部分军官返回南京总结这一战的经验教训,而李言恭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东南的传统了,打胜仗是重要的,但是战后总结更重要。

这也是苏泽在建立参谋制度后,立下的规矩。

作战期间,从旅指挥部到基层的连队,所有作战指挥都要重新复盘总结,寻找本次作战中的不足之处。

这并不是为了惩罚指挥官,而是为了让指挥官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下一次的作战中能够少死兄弟。

李言恭知道,这也是东南的军队战损总是很低的原因。

因为每一个人力都对东南非常重要,每一个士兵的阵亡,都意味着一个家庭失去儿子,失去丈夫,失去父亲。

为将者固然要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冷酷,但是也不能随意耗费士兵的性命。

东南的基层指挥官,都是在这样的信念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总会总结上一次命令的不足,争取下一次少些伤亡。

而这些总结材料,会送到南京的陆军学校,作为新军官的培训教材,也会组织年轻参谋复盘某些战役,寻找更好的作战方法。

李言恭作为亲历一线的军官,也会轮流返回南京交流战场心得。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将阵亡战友的骨灰亲手交给家属,这是东南对于战死者的哀悼。

林德阳知道李言恭的孩子还小,于是也让他带着总结材料返回南京,顺便看看儿子。

见过了儿子之后,前临淮侯李廷竹将李言恭喊到了书房。

“爹。”

对于父亲,李言恭总有一些畏惧,主要是当年他作为南京新军起义,反手将当时明军统帅的父亲出卖了。

李廷竹对于这件事也有些耿耿于怀,父子二人曾经冷战多年,后来要不是李言恭带着丹芸回家,父子二人根本不可能和解。

“军营怎么样?”

李廷竹也不擅长言辞,好不容易开场,李言恭也回了一句:

“一切安好。”

两人尬了半天,最后还是李廷竹打破了沉默。

“前几日礼部申大臣上门,请为父去云南接伱姑姑回南京。”

姑姑?

李言恭这才想起来,云南黔国公老太君李氏,是自己的远房姑姑。

大明的勋贵互相联姻,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黔国公带领云南投降东南,大都督盛赞了黔国公镇守云南的功劳,这也算是对沐家的历史定位做了盖棺定论了。

如今黔国公一家要来南京安享富贵,由李廷竹这个亲戚去接李老太君返回南京,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廷竹猛然抬起头,父亲愿意给东南官府做事了?

李廷竹说道:“礼部成立史馆,要修勋贵列传了,我答应了申大臣担任史馆编修一职了。”

李廷竹又嘴硬说道:“修史关系到咱家先祖的功过,为父参加也是为了能公平的评价祖宗功过。”

李言恭立刻点头,父亲肯和东南合作,即使是修史这种事情,那也表示他不再为明廷效忠了。

父子的隔阂去了,聊起了军旅生涯。

就在这个时候,陆军部的命令送到了李府。

炮兵理论

李言恭有些诧异,自己刚刚完成了入蜀作战的战果汇报工作,陆军部的官员就着急上门,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军事命令?

上一次高务观在自家府邸参加儿子的满月宴,也是这么被陆军部的官员匆忙召走的。

连忙将陆军部的官员请进来,对方拿出了陆军部的军令。

“第三旅作战参谋李言恭,接到命令开始立刻随同第六旅定安团开拔,前往徐州。”

李言恭一愣,很快就明白了是徐州前线要开打了!

第六旅是戚继光训练的旅团,是这一次平定安南作战的主力。

其中定安团是第六旅的精锐团,原本是第六旅第二团,是一个炮兵团。

因为在安南作战勇猛,并且第一个攻入升龙府,被赐予了定安团的称号。

比如李言恭所在的第三旅独立团,也就是熊况所带领的团,也被赐予了“骁骑团”的称号,来表彰他们作战勇猛,并且赐予了专门的团旗。

第六旅在结束了安南作战后,其中两个团返回了南京轮休,戚继光和另外两个团则在安南维持治安,前段日子陆军部发布调令,将第六旅调入云贵。

现在让李言恭随同第六旅定安团北上徐州,那肯定是徐州要打仗了。

在私下里,李言恭和其他军官也预测,如今明廷内部局势混乱,大都督肯定要对明廷动兵了。

可没想到速度竟然这么快!

军令如山,接到了军令之后,李言恭立刻和父母辞别,又抱了抱儿子,立刻前往南京城外的军营报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