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15节(2 / 3)

加入书签

空杀散的官兵,对义军悍不畏死和骁勇无敌的形象,依旧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不成散去。

如今又遇到对面义军,拼死冲锋,顿时胆怯了三分。骑兵生怯,便不敢和义军面对面对冲。他们无意中便稍稍偏过了对面的义军的正面,下意识试图从义军骑兵之间穿过去,以避免生死相搏的事情发生。

这伙官兵这一胆怯不要紧,正好让张顺躲过了本来直挺挺刺来的骑枪,反倒轻轻松松与其他官兵交马而过。

张顺借机把手中的钢锏左右一轮,直接将两员官兵骑兵抡下马来。这两个骑兵骨碌碌的骨碌了挺远,来不及爬起来,便被其他追上来的骑兵淹没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最终是死是活。

张顺对此毫不关心,只是拼命的将手中的双锏轮起来,砸向自己所能砸到的所有敌人。

由于这两支钢锏分量很重,张顺只轮了几下,胳膊就有点酸痛起来。可是张顺顾不得许多了,只得咬牙坚持到底。

张顺这时候只觉得面前一亮,眼看就要杀穿敌人阵型而过,却不料胯下战马一声嘶鸣,一尥蹶子,从后响起将张顺甩下马来。

张顺猝不及防,直接做了一个腾空二百七十度转体,摔了个结实。

他被摔得差点闭过气去,半天才缓过神来,翻身起来一看。

直接前后左右,已经被刚才追击和拦截自己的骑兵团团围住,无处走脱。

他们骑着马打着圈转着,把张顺和跟随张顺尚未来得及走脱的十余骑一起围住,似乎要准备活捉了他们。

张顺这时候一看自己的战马,原来却是刚才为其他骑兵长枪所伤,无意识条件发射之下反倒折断了马蹄,才将张顺摔了下来。

张顺不由长叹一声道:“时也,命也!天也,人也!”遂举起双锏,欲作困兽犹斗。

这时候,有亲兵跳下马来,将手中的缰绳递给张顺道:“主公,你乃天命之人,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天下可以无我王锦衣,不可无公也!”

张顺怆然四顾,反而拒绝道:“如今我是有马难行,有志难伸,怎么能再连累壮士呢?”

慷慨赴死

王锦衣闻言笑道:“主公勿忧,有我王锦衣在此,只需一杆枪一匹马,便能护送主公毫发无损,突出重围!”

张顺闻言仔细打量了此人一番,见他不过二十三四年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瘦弱,不由颇为怀疑。他心想:你这年纪不大,牛皮不小,也不知道手上功夫到底如何?

王锦衣见张顺不信,便爽朗地笑道:“主公切勿小瞧与我,我往日深藏不露,只是不欲使人知晓我的来历罢了。”

“我乃千载寺太极宫董乾秉老道人座下弟子,受其所传六合枪棍,天下无双。自我受了这般技艺,也在外面闯出了一番名头,江湖人抬爱,送我一个‘枪挑黄河两岸,棍扫南北二京’的名号,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董老道长有三般本事,最为出名。一曰太极拳,传于温县陈氏,二曰春秋刀法,传于唐村李氏,三曰六合枪棍,传于我王村王氏。”

“那陈氏将太极拳与李氏交换,得春秋刀法。其中最出色之人,便以太极拳为里,以春秋刀法为表,博采众长,武艺大成。遂威震山东山西,号曰‘二关公’是也。”

“而李氏才俊,多以太极拳为基,和陈氏一起创立了一门十三枪,声名颇胜。其中以李信为首,不过此人以智谋出名,枪法非其所长。”

“唯我王氏独专此六合枪棍,精研欲深,别无他念,人称‘枪中王’是也!”

“人常说,学的文武艺,授予帝王家。又常道,君择臣,臣亦择君。初时,我不知主公志向如何,所以投军以来,本事不显,欲观主公是否可扶持之人。”

“如今观之,真吾主也。我……”

张顺这时候已经看到有官兵借机冲了过来,哪里耐烦他在那里吹牛?他连忙站了起来,将右手钢锏往上一抛,伸手抓住钢锏中后段,如同小号标枪一般往前一掷。

正中其中一个骑兵头领,沉重的钢锏如同撕裂纸片一般,直接刺入那人体内,没至锏柄。

张顺这才喝道:“你的名号里,是不是还漏一句:‘枪中王’,王中枪,当中嘴炮最难防!你说你六合枪棍如何,可否挡得了我‘撒手锏’?”

王锦衣这才意识到如今正在战场之上,并非往日校场上那般,可以吹嘘完毕,再行比试。

见情况危急,他连忙大喝一声道:“主公,请速速上马。其他人一心一意护卫主公,且看我手段如何!”

言毕,他竟然对着官兵冲锋的骑兵奔跑起来。张顺又惊又悔,只道是因为自己一番轻视之言,致使如此壮士竟要轻生枉死。

只是张顺万万没想到,这个以一己之力面对冲锋而来的几十骑兵的王锦衣巍然不惧,只用手中的长枪一拨一戳,便戳死了当面的一名骑兵。

那骑兵虽死,可是战马还一无所知的顺着惯性向前奔跑。当战马和王锦衣交错而过的瞬间,这位壮士竟然伸手一抓,抓住了这匹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