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第54节(2 / 3)

加入书签

已经除去。

宣长赐点头,看过汝州来的秘信,按信中之言,将梅鹤庭临行前留下的五个锦囊中的头一个打开。

当梅鹤庭无端请求调去汝州时,皇帝自然不放人,却听梅鹤庭长跪进言:

“陛下难道不想在大婚之前,还长公主一个清白公道,昭告天下长公主并非悖逆欺君,而是扶孤弼主的功臣?难道陛下不愿早日平息长公主多年所受的非议,让长公主堂堂正正地以‘大长公主’的身份莅临封后大典?”

这几句话,精准触中了皇帝的隐痛,比起想尽快收服梅鹤庭这个傲物,他对皇姑姑的补偿之心更在一切之上,君臣二人在这一点的共识,皇帝从不怀疑。

是以他赐了梅鹤庭出入无禁的御牌,秘密调入汝州。

锦囊在灯下展开,皇帝取出里头折叠的纸张,眉头便是一跳。

只见上面画着一件龙袍,除此外别无文字。

宣长赐沉思片刻,取下面前的明角灯罩将纸点燃,摇曳的烛影映着那张年轻的脸,平静而冷厉。

“吩咐羽林卫去办吧,干净稳妥些,朕不想皇姑姑回家时,还要为这些事烦心。”

“诺。”

三日后,楚光王的三子云郡王在倚香楼酒后吐言,说自家有一方穆帝传下的宝印,与当今玉玺也差不了许多。这话被有心人捅到御前,龙颜震怒,不待王府那头运作,便下急令搜府,结果搜出了一件五爪金龙袍。

楚光王震惊之余大呼冤枉,声称有人栽赃构陷,然物证在前,其府上下三百余口皆下诏狱。

再三日,宣戬私下屯聚兵械之事被掘出,燕山左右卫、熊渠前卫三营主帅被褫职羁押。

期间,拱卫皇城的鹰扬卫左领军高颂,组兵发动了一起哗变,只是还未攻进内宫门,便被一方突降的人马包围镇服,却是本该跟随长公主离京的北衙禁军主力。

高颂被活捉,交三司严审,供出幕后主使,正是楚光王宣戬。

又三日,兵部左侍郎张松林脱冠请罪,口口声称自己渎职失查,却万万不曾参与此事。可就在这时,大理寺上疏一封,举证兵部代尚书张松林,杀害司天监令华苗新,并意图嫁祸昭乐长公主。

这个六月里,上京的宗室与六衙皆生巨变,臣工人人自危,哗然一片。

待中书两省与御史台终于反应过来,开始上书搅浑水,朝堂上站出一人,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翰林待诏庸子鄢。

但凡有阁老试探着求情,主张天子与宗亲同气连枝,宜缓赦细查,庸子鄢便甩出一封回驳折子,文脉盎然成峰,广引晋律故典,将对方堵个哑口无言。

那如琢如磨条清缕析的文辞,令内阁隐约觉得耳熟,还有一种被压制的不安。等到左突右进怎么也吵不赢,才猛然惊醒,这哪里是庸状元的口吻,分明是当年江左梅探花之手笔!

可梅鹤庭,他不是不在洛阳吗!

难不成这一切都有他在背后参与——远在百里之外,运筹上京之内,这可能吗?

由始至终,皇帝冠戴十二冕旒,端居御座,任凭庸子鄢出头。

等内阁终于吵不过了,拟旨,擢庸子鄢为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进言,庸子鄢一来年轻不通兵事,二无功绩,甫降高位,恐怕不能服众。

庸子鄢随和地回应:“不巧,下臣祖上曾出过一位左翼将军,讳字褚,曾随晋明帝平匈奴。”

宣长赐在御座上浩然微笑。

下朝后他回至便殿,换下朝服冠冕,拉开御案的桌屉,那里面只剩下最后一个锦囊。

京中腥风血雨的时候,梅鹤庭在汝州公署轻闲地架鹰喂狗,临风望月。

他不喜欢刺史府,那里离公主行宫远,看不见殿宇的灯火。

还是署衙好些,走到院中一抬头,便能瞧见九峰山间亮如月宫的光盏。

这么晚了,灯还通明,她应尚未休息。

未休息,身边便有人。

身边是谁,与她,做着什么?

那颗曾经只属于他的朱砂痣,极尽妍媚婉转时的荧荧颜色,会,被另一人覆在唇下吗?

该杀吗?

有些念头,不是不愿去想便能一刀切断的。盛夏天热,夜里也热,身着墨色纱衣的男子解带敞怀,露出一爿冷白的胸膛,有一道月牙形的小疤,在左襟处若隐若现。

他怀抱一只小小的土黄色狗崽,望着行宫的灯光,每想深一层,抚在狗儿背上的力道就放轻一分。

九尾原本最是黏他,此时在主人的臂弯里瑟瑟发抖,鼻间呜咽不敢叫。

“公子,属下让厨房熬了——”姜瑾从小厨房过来,见到月下这诡异一幕,手中的温补汤险些端不住。

上一回他有这种悚然之感,就近在几日之前,也是这么个夜里,他进屋见公子在烛下抬手比划着胸口,还以为公子的旧伤又疼了,走近,赫然发现他手里倒扣着一柄裁信刀,尖刃正抵心口。

那一日他被吓得魂飞魄散,今夜却是看着眼前衣衫落拓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