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一章 印象伊朗(14 / 17)

加入书签

圣城以后,库姆迎来了好运,扬眉吐气焕然一新。法蒂玛墓也被扩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清真寺,年年吸引着大批什叶派穆斯林前来进行传统的朝觐和洗礼活动,他们认为能够瞻仰这座陵墓是崇高而虔诚的行为。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里,在萨法维王朝统治期间,库姆名声日隆,迅速走向繁荣。

18世纪初,阿富汗人入侵伊朗,刚刚焕发新颜的库姆又遭兵祸。恺加王朝建起后,法拉赫·阿里国王重修圣城,它才再度兴旺起来。20世纪20年代中期,巴列维王朝建起,什叶派屡受打击,尤其是到了礼萨王统治时期,它变得日渐萧条冷落,一度寂寂无名。直到巴列维王朝被推翻,这座古老的都城方才三次崛起,重新站立成什叶派圣城之雄姿。

◎宗教圣城,实至名归

能被尊为什叶派圣城,库姆自然实至名归。这座都城除了是法蒂玛的栖息之地以外,还分布着150多座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清真寺,比较著名的有12世纪中期建成的莫扎赫尔清真寺,有14世纪20年代建成的贾阿德尔清真寺和卡节姆清真寺,以及15世纪60年代建成的阿里清真寺等等。那些巍峨壮观的古代建筑是伊斯兰文化与建筑艺术的经典融合,也是伊朗古代工匠们的劳动结晶。

库姆同时还是伊朗的伊斯兰神学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建有一批著名的神学院和神学研究院,比如有六百多年建成史的菲依齐耶神学院、接纳世界各地留学生的霍贾梯神学院,以及道鲁·夏法神学院、米耶神学院等等。每年,此地都有几万名学员和教士学习与或研究什叶派神学,还有一批高级神学家忙于著书立说、出版刊物。

平常时日,库姆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宗教气息。男男女女身着伊斯兰标准服饰,很多穆斯林每天按时前往清真寺大殿做礼拜。尤其是到了每个星期五,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挤满了穆斯林信众,他们虔诚地聆听着伊玛目在台上讲经说道或者议论时局。

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和购物人也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国外,常常在巴扎上忙着购买各种精巧的纪念品,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及点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给这座千年宗教圣城又增添了一丝独特的味道。

法蒂玛·马苏玛圣陵园

哈马丹

旧时的都城

哈马丹位于阿尔温德山峰下,地处德黑兰的西南方,是伊朗哈马丹省的省会。古时候,哈马丹一度称作埃克巴坦纳,它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是伊朗历史上最古老、人口最稠密的城镇之一,也是诸多王朝的旧都。

16世纪哈马丹城市地图

◎谜一样的历史

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一直是个谜,有人说它约建成于公元1100年,有人说约建于公元前3000年,还有人说远在公元前六七千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供了另一个说法:哈马丹的建立者是米底王国的建立者戴奥凯斯。据说,戴奥凯斯本来是某个部落首领的儿子,文武双全、智勇过人,长大以后先被部落选为仲裁者,后来又被米底人选为国王,并给他修筑了一座大型宫殿,配备了一支禁卫军。戴奥凯斯登上王位很不满足,接着强迫米底人另造了一座新都,取名哈马丹。

根据希罗多德书里的描述,哈马丹从里向外建起了七圈城墙,每一圈城墙都比外面一圈要高出许多。由于城市建于平原之上,这七圈城墙可以有效防御敌人的进攻。最有趣的一点是,城墙居然分为七种颜色,从外向里分别为白色、黑色、紫色、蓝色、橙色、银色和金色。最中心的城墙由黄金包裹,而戴奥凯斯的王宫就在这座黄金城墙之内。

然而,后人根据众多史料推测:哈马丹和两河流域的城市一样,没有七道彩色城墙。取名哈马丹是含有“聚汇之地”的意思,一是因为它曾是米底帝国的政治中心,二是因为此乃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维持着东西方繁荣的国际贸易。米底帝国灭亡之后,哈马丹相继成为古波斯历代帝王的避暑夏宫。到了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哈马丹把“桑格·希尔”作为古城的标志物,即石狮子。它在伊朗历史上兴盛了2700多年,直至今天仍然是伊朗最主要的城市。

伊玛目·霍梅尼广场

现代的哈马丹由德国建筑师卡尔·弗列茨设计,城内有六条笔直大道,从伊玛目·霍梅尼广场向外辐射,构成了新市区。它是伊朗西部的贸易中心,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已快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区,主要经营轻纺工业,但手工作坊也仍然存在。由于地处阿尔温德山坡下,多条高山河流流经哈马丹,年年浇灌着这一片土地。哈马丹也随之慢慢形成伊朗著名的农业区,不但以盛产粮食和水果而闻名,而且成为伊朗农牧业生产的中心。

那么,哈马丹古城究竟有没有黄金之墙?它在各个时期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这些问题目前无人知晓。若是能够挖掘深埋于地下的哈马丹古城,也许后人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

◎陵园之城

尽管重重迷雾掩盖着真实的历史,哈马丹仍然会显露出些许微光。从那些杰出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