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69节(2 / 3)

加入书签

位的多尔衮身上。

多尔衮轻叹一声,道

“本王的意思嘛,无论如何,这大清,毕竟是咱八旗的天下,咱爱新觉罗氏的天下,断没有堂堂太祖之后,宗室国亲的性命没有一介汉人奴才的性命更重的道理,故而,本王还是倾向于交换的。”

“至于尚可喜和郑芝龙的事嘛,换了也无所谓,毕竟桂北一战后,我大清的火器尤其是红衣火炮损失颇重,原本精通火器的孔有德已经身陨,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尚可喜,无论如何也是要保住的。”

济尔哈朗只是颔首,也不发言反驳

倒是下面的肃亲王豪格已经快憋不住了,他本来是皇太极的长子,按理应当是皇位继承的第一人,结果就是因为多尔衮导致其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摄政后,又多次排挤打压于他,说不愤恨那是假的,只巴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最典型的便是多尔衮入关后,将自己的正白旗和两黄旗一起升为“上三旗”,而将其它包括自己所领的正蓝旗等五旗列为“下五旗”。

“摄政王此言,恐怕有假公济私之嫌吧?谁人不知,那傅勒赫本就是你的亲侄子,为了自家子侄,竟然不惜无辜杀害国家大臣,此乃重私利而不顾公务!”

豪格辛辣讽刺,多尔衮只是故意板着脸

“肃亲王何出此言?本王也是一片公心!”

豪格见状心中更加暗爽,觉得自己拿捏住了多尔衮的七寸。

倒是一旁的礼亲王代善第七子,现封贝子的满清宗室名将满达海沉声道

“摄政王,末将也不在乎什么因私废公,只是想知道,若是同意这番交换,会不会造成满汉嫌隙?”

“本来咱们入关以后,为剃发易服,各地反抗叛变此起彼伏,难以扑灭,再加上南边伪明朝廷正在势头上,若此时再与原本投降的汉军将领产生嫌隙,恐怕会出大乱子啊!”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满清毕竟还处在上升期,不是崇祯时期那种只论立场、不讲对错的党争,顾全大局的宗室大臣还是不少。

多尔衮虽说暗中已然点头,但嘴上依然还是道

“可无论如何,傅勒赫毕竟是宗室之后,太祖之嗣啊!”

接着,镶红旗的旗主,皇太极第五子,同为满清宗室名将的承泽郡王硕塞接着道

“无论如何江南不能乱!洪承畴绝对不可杀!”

硕塞虽然是皇太极的儿子,但并非嫡出,而且也不受重视,所以他反而和多尔衮等人走的比较近,与同为兄弟的豪格走得比较远,也算是多尔衮在朝中比较信任的几名宗室之一。

后世历史上,这位年轻的宗室名将,即使身份尴尬,但依旧熬过了多尔衮、顺治、康熙三朝风波,得到善终,最终受封庄亲王,被潜龙奉为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算是庶子逆袭的典范。

豪格却只以为这是同为皇太极之子的硕塞在支持自己,反对多尔衮,连忙附和道

“承泽郡王说得不错!咱八旗子弟,出生入死,哪有难免伤亡的?爱新觉罗氏的男儿岂是懦夫?怎能为了苟全性命,破坏国家大事!”

随后宗室当中的索尼、瓦克达等人也表示支持,最后多尔衮也只得“受众人汹汹之意”,“勉为其难”的做出决定。

尚可喜还是要换回来的,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当初降清的火器部队骨干,有了尚可喜,才能重建满清火器部队,作为从山海关一路用大炮轰进内地的八旗军,没有人比他们更知道火器的威力和重要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洪承畴肯定是不能换的!江南是满清在关内最重要的精华之地,绝对不能有失!

可以说,虽然满清朝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王朝,依旧不乏大局观与面对挑战的团结一致。

正黄旗的实际当家人,议政大臣索尼在这两个议题结束后,接着上言道

“摄政王,眼下除了交换谈判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遏制住南廷扩张的势头!无论如何,南方伪明这位新天子绝非以前弘光、隆武可比,一年砥砺,已成大势,如果不赶紧剪除,日后江南、川陕必有倾覆之危啊!”

多尔衮郑重颔首

索尼说得不错,此次议政王大臣会议,他除了讨论那两个交换人质的议题,给自己甩锅外,也未尝没有存了趁机讨论下一步剿灭南明计划的意思。

“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此时,号称满清第一智囊谋士的范文程终于说话了,他是努尔哈赤时期就投奔后金的第一批文人,对满清的各种制度建设和后来的策略制定都立下汗马功劳,堪称满清文臣之首。

皇太极曾经打破规矩,将作为汉军八旗的范文程、宁完我列席议政王会议,可见对二人的重视。

但说一千道一万,这里不是大明,以范文程开国宰辅、大学士的名分贡献,少说也应当是瞿式耜、吕大器那种待遇,可在满清这里,也不过就是奴才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