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节(1 / 3)
刚想离开的女子顿时不乐意了,转身走向朱允炆理论,目光突然看到朱允炆身旁的汤不平,不由地又止住脚步,直觉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个好惹的人。
“我做了什么坏事,你若说不清楚,就别想走!”
女子喊道。
朱允炆指了指地上哀嚎的大汉:“你把他打伤了,一走了之,他伤好了找不到你,就会把怒气都撒在刚刚离开的父女身上,到时候谁来救他们?若因你而家破人亡,你说你是不是办了坏事?”
女子吃惊地看着朱允炆,好像,貌似是这个道理,老虎打不死,伤好了还是会咬人的,可怎么办,总不能把人打死吧?
这里是大明,不是建州,父亲叮嘱自己可不能惹出麻烦,否则就会被关起来。
“如果我帮你解决问题,不让他再欺负人,你如何感谢我?”
朱允炆笑道。
女子看了看大汉,又看了看西面街道,那父女已不见踪迹,想了想,终开口道:“那我把刀送给你。”
朱允炆瞥了一眼女子腰间的刀,点了点头:“正好我家里缺一把菜刀……”
“这不是菜刀!”
女子连忙喊道。
朱允炆没有听她的解释,看了一眼汤不平:“让他回去,不要再闹事。”
汤不平走到大汉身前,抬手将其轻松地提了起来,低语几句,大汉瞪大双眼,连忙掏出了所有钱财,然后磕头求饶,灰溜溜地跑了。
女子不由惊奇,到底是什么话能把一个恶霸吓成这样。
朱允炆捡起了地上的碎银与宝钞,笑着说:“不错,有十二两银子呢,那,前面有一座酒楼,你敢不敢去?”
“有何不敢?”
女子有些心疼自己的腰刀,取下来也没舍得立马送出去。
朱允炆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楚芸,让丛佩儿先回去,只带了汤不平上了前面的酒楼。
花灯初上,街中正是热闹。
酒楼之上,朱允炆看着紧握着腰刀的女子,问:“在下年六百,还未请教?”
“阿晓穆!”
朱允炆微微点头,没错了,这是建州女真头目阿哈出的女儿,文书中提到过此人,只不过她怎么一个人脱离使臣队伍跑到京师来了?
“听你口音,汉化并不熟悉。”
朱允炆不动声色。
阿晓穆没有多想:“是啊,我学习汉话还不到两年。”
朱允炆指了指阿晓穆拿着的腰刀:“是不是应该送我了?”
阿晓穆无奈,但一想已经答应,只好忍痛割爱,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深深看了看火焰纹装饰,拔出腰刀,寒光一闪,映出人影:“好刀。”
“那当然。”
阿晓穆很不舍地看着。
朱允炆将刀归鞘,对阿晓穆说:“若我没猜错,你应该是女真族的人吧?”
“你……”
阿晓穆猛地一惊,刚想问朱允炆为何知晓,但看了一眼腰刀便明白过来:“你还是有些见识。”
朱允炆哈哈一笑,说道:“听闻女真部落中有个名叫猛哥帖木儿的很是厉害,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你竟然知道猛哥帖木儿?”
阿晓穆更是惊讶。
朱允炆当然知道猛哥帖木儿,这个人又名爱新觉罗·孟特穆,被称之为清王朝的开山肇祖,他的第六代世孙就是努尔哈赤。
当然,朱允炆惦记猛哥帖木儿并不是因为他的子子孙孙,而是因为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建文四年,大明派遣使臣深入辽东,招抚女真各部落,这才有了建文五年初朱允炆在北平会见野人女真买里的事,此番建州女真阿哈出进京朝贡,就是买里回去游说的结果。
虽然有些女真部落婉拒了大明招抚,好歹还是给足了面子的。唯有建州女真的猛哥帖木儿,不仅不愿意接受大明的招抚,还怒斥大明使臣,直言:“我等顺事朝-鲜二十年矣,朝-鲜向大明,交亲如兄弟,我等何必别事大明!”
猛哥帖木儿的意思很明确,他侍奉的君主是朝-鲜国王,之前投靠的是高丽国王,后来是李成桂,如今是李芳远。朝-鲜臣服大明,他臣服朝-鲜,不就相当于臣服大明了,至于让自己该换门庭吗?
这话再直接点,就是在骂朱允炆:滚粗,别挖朝-鲜的墙角了!
这话传入京师,朝臣中不乏愤怒之辈,尤其是徐辉祖,铁铉,恨不得发兵辽东,将猛哥帖木儿抓过来狠狠揍一顿。
朱允炆好脾气也有些生气,很想干掉这个家伙,但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
辽东女真部落分散,势力虽然算不得大,可一旦乱起来也足够大明难受的。加上大明初期确实缺乏辽东的远见,洪武时期虽然招抚了一些人,并没有深入其中。
而一些女真部落,特别是建州附近的女真(即建州女真)与高丽距离很近,投靠他们,不仅可以取得政治保护,还可以取得经济利益,高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