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658节(1 / 3)

加入书签

猛哥帖木儿想要好好款待李愉,可李愉不像待在这里,话里话外夸了几句,警告了几句,就带着一千军士回去了,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把儿逊欢喜地看着一堆赏赐,对猛哥帖木儿说:“看来这朝-鲜国王还是对我们不错,要不,我们请求内迁,进入朝-鲜得了,这样下去,明廷总无法对我们出手了吧?”

猛哥帖木儿想了想,凝重地摇了摇头:“好好过冬吧,春天来了,我们再作决定。”

李猛哥不花疑惑了下,猛哥帖木儿明显是拿定了主意,但他并没有说出来。也是,这个时候还是不要透漏消息的好,无论作出哪一个选择,对斡朵里部来说都不是好事。

松京。

李芳远很看重猛哥帖木儿,并不是因为猛哥帖木儿本人多重要,亦或是斡朵里部多强大,而是因为他们一旦臣服大明,大明的军事力量就直接抵达了朝-鲜家门口!

一步之遥!

如此近的距离,李芳远睡不安稳。

胡里改部的阿哈出臣服大明,大明设了建州卫,直接驻军八百,军事力量延伸至婆猪江一带,这里已是逼近鸭绿江,若距离更近的斡朵里部再臣服大明,朱允炆再安排一次驻军,那朝-鲜怕是要陈兵在岸,日夜防备了。

不过还好,猛哥帖木儿是一个识大体的人,也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大明不可能护佑他与他的族人,也知道朝-鲜想要灭他如同捏死蝼蚁,他选择了拒绝大明。

但隐忧还是存在的,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关系十分密切,若阿哈出不断游说,后果难料啊。

可当下的李芳远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派人稳住猛哥帖木儿。

大明营造北平城,十年后迁都北平的消息早就传入了李芳远耳中,这让李芳远多了一丝想法,这个想法和朱允炆一样,那就是:

迁都。

李芳远不喜欢松京,虽然朝-鲜王室在这里好几年了,但李家的宗庙在汉城,最主要的是,松京距离朝明边境太近了,真要发生一点战事,急行军用不了一两天就到了,太危险,而且松京并没有处在朝-鲜的中部,在控制全国上有点难度。

天下了大雪,三日不停。

李芳远以“天变地怪,屡彰警告”为由,让群臣讨论要不要迁都。

群臣倒直接,迁都干嘛,把你家祖庙迁过来不就好了,省时省力,别瞎折腾。

李芳远郁闷了,不知道朱允炆是怎么搞定的群臣,自己只不过是提了个想法,人家就要移自家宗庙,还有几个询问要不要迁祖坟的……

可无论如何,大明设置建州卫,一定需要给朝-鲜个交代,否则,这件事没完。

寒潮南下,江西、贵州、福建等地相继传来冻死人与家畜的报告,因为酷寒的存在,各地官府收到朝廷急报,暂不封印,全力救灾。

户部紧急调拨了五十万斤棉花至湖广、江西、福建等地,可对于大面积的严寒而言,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不少人家在寒潮卷过之后,再也没有醒来……

买煤风波(一更)

大雪,冻雨,严寒低温一度逼近两广,冻死的百姓,仅南方诸省上报朝廷的就有七百余人,冻伤者不计其数。

朱允炆心急如焚,多次召集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官员,商议寒潮应对策略。可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谁能拿老天爷怎么办?

内廷棉花见了底,户部棉花库存也已抽调出去九成,就连南方诸多卫所的棉被也被抽调出去一半,多少军士都要挤着睡一床被子,可寒灾之下是几千万人家,不是这点举措能救得了的。

煤市街。

李老三与儿子李晟挑着担子,排着长队准备购买一些煤炭,李九来得稍晚,见队伍排得太长,便溜达到了前面,一看李老三也在,顿时笑开了:“麻烦让一让,我们一起的,刚去茅厕了,抱歉,实在抱歉啊……”

李老三看了一眼插队的李九,埋怨道:“你这茅厕去得时间有点长啊,该不会是掉坑里了吧?”

李九见前面队伍动得太慢,索性将扁担放在一旁:“三哥啊,前几天你去茅厕的时候,我可是给你守着的。”

李晟噗嗤一笑,结果挨了李老三一巴掌,顿时委屈起来。

李老三哈了一口冷气,道:“这鬼天气,咋这么冷?这是想让人都成冰棍啊。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如此冷,听说太湖都结冰了。”

李九将双手插入袖子里,架在胸前,紧着身子道:“可不是,前天长江都结冰了,好在河面宽阔,加上日夜行船,也只在岸边结了两步远的冰。可就是这样,京里的老人都说三代不曾见啊。”

身后排队的老汉听到,插了句:“我听说都是迁都惹的祸,如果皇上下个罪己诏,说不得这天气就转暖了。”

“你胡说什么?迁都与天气有什么关系?”

李老三转过身,愤怒地握着拳头。

老汉呵呵笑了笑:“我也只是听人说,那你觉得,为啥前些年都不这么冷,偏偏就是迁都提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