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节(3 / 4)
是无休止的袭扰,后勤将无法保障,军队每前进几十里,都将备受掣肘。
在打大明的同时,直接与北元两大部落群起冲突,这是不理智的,也绝非是帖木儿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他只能走亦力把里,打败沙米查干之后,进军到别失八里或吐鲁番等地,窥探哈密,然后决定下一步的进攻方向。
朱棣继续说:“帖木儿打败沙米查干,击溃亦力把里的主力,这也是可以预期的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帖木儿在占据亦力把里之后,走哪一条路进攻我朝。第一条路,占据哈密,转而南下,攻打敦煌、瓜州等地,打破嘉峪关,从而沿着河西走廊,长驱直入,至兰州,危险西安。”
“第二条路,不选择南下进攻嘉峪关,而是选择通过哈密以北,直接东进,挺近至居延海、亦集乃,从而抵达河套地区,直接威胁大同,从大同打开关城,直接威胁北平与北直隶。”
朱允炆看着这两条路线,陷入了沉思。
帖木儿想要东征,最合适的路线只有这两条,没有其他选择了,南下打嘉峪关,东进打大同,帖木儿到底会如何选择?
何福指了指居延海与河套等地,说:“我以为帖木儿应该会南下,而不是东进。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自哈密以北至居延海,至河套这一带,目前属于鞑靼本部的势力范围。鞑靼与帖木儿的关系并不和睦,帖木儿率大军走这一条路,很可能会与鞑靼起了冲突。”
徐辉祖、朱棣等人点头,确实存在着这种可能。
要知道鞑靼最初并不想扶持什么鬼力赤当大汗,第一人选是本雅失里,可本雅失里现在被帖木儿握在手心里,鞑靼多次派遣人员,历经生死穿越瓦剌的控制区,就是想要迎回本雅失里,可都被帖木儿给拒绝了。
无奈之下,鞑靼的阿鲁台等人这才选择了备胎鬼力赤,鬼力赤成为大汗,对于鞑靼部落来说,挺好,可对于整个蒙古部落来说,不咋滴。
鞑靼认可鬼力赤为大汗,瓦剌不认可。
瓦剌说:鬼力赤算个鸟,他是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凭啥他当大汗?
鬼力赤在血统、地位、威望上,远远不如本雅失里,这也就让阿鲁台等人想用大汗来招抚瓦剌部落的图谋落了空,鞑靼恨帖木儿恨得牙痒痒,关系好才怪。
再说了,鞑靼这才搬家到河套、甘肃北面一带,草都没吃几口,帖木儿带兵来了就马上搬家,面子还要不要了?
帖木儿虽然干着拆迁的活,可只打算强拆,不打算给补偿啊,鞑靼虽然不是钉子户,但一声不吭,直接让出道路,被会沦为草原的笑柄。
朱棣思索一番,说:“帖木儿若真的东进,鞑靼也未必敢正面交锋吧?最大的可能是装腔作势,然后撤离。”
何福、徐辉祖等人并没有反驳。
朱棣的话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的鞑靼就像是个色厉内荏的壮汉,对付一个哈密,连下毒的阴招都使出来了,面对亦力把里国王沙米查干,气势汹汹迎战,结果连情报都没做好,差点被人包了饺子。真要直接面对帖木儿这个庞然大物,恐怕也只能叫唤两声,然后撤走。
朱允炆坐了下来,端起茶碗品了一口。
历史上的帖木儿在东征途中就挂了,他们的行军最远抵达了哈密附近的别失八里,在帖木儿死后,他的儿孙便没有了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而是撤了回去,这就导致朱允炆也不清楚帖木儿到底会向东还是向南。如此关键的军事问题,不可能想当然的拍脑袋决定,只能交给朱棣等人,凭借着他们的智慧来解决。
“我们需要帮帖木儿选择一条路。”
朱允炆开口道。
朱棣、徐辉祖等人看向朱允炆,凝重地点了点头。
虽说帖木儿的军事计划无人知晓,但帮他选择一条进军路线还是有可能的,只要确保帖木儿不走另一条路,那他只能选择剩下一条路。
朱棣将目光再次投向舆图,道:“臣倾向于在哈密至敦煌八百里内决战,所以需要安排一些人,阻止帖木儿东进。”
何福指向哈密:“可以安排一队人至哈密与亦力把里交界处,佯攻帖木儿的军队,迫使对方进攻哈密继而南下。”
铁铉皱眉:“那哈密百姓怎么办?”
朱允炆插了一句话:“哈密百姓全体南迁,不迁移,则后果自负。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哈密一地的百姓,而是战争的成败与整个西域。”
铁铉不敢再说什么,很显然,西域现在还不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大明的这位天子也没打算先给他们仁慈与保护,答应南迁还好,不答应,恐怕真的会血流成河。
徐辉祖看着舆图,道:“仅仅是佯攻,怕还是无法引诱帖木儿南下。我建议派遣一支军队进入阿尔泰山脉,用火药炸毁隘口,危急时候,还可放火烧山,截断帖木儿东进之路。”
放火烧山,这一招可谓是阴损,虽说烧的不是大明的山吧。
朱棣、铁铉都没有反对这一招。
朱允炆保持沉默。
帖木儿的主力是骑兵,骑兵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