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 婚书(2 / 3)

可是他一番谋划皆是为了她的名声着想

天人交战之际,屋门轻响,透过屏风,周雪瑶远远看见冬青进得屋来,将一张纸笺放在桌上,行礼告退。

在傅君亭的半哄半威胁下,她吃了满满一碗饭菜,半盅鲫鱼汤,两块甜水酥,最后几口咽了药汤,她拈了一颗蜜枣放进嘴里,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撑得直打饱嗝。

绿萝绿茗进来撤桌子,伺候她漱口,她才想起玉玲去了扶云堂迟迟未归,她才看了孩子一眼就被抱走了,心又被狠狠揪起。

傅君亭看出她的心思,摸了摸她的发,宽慰道:莫怕,若两刻钟玉玲还不回来,我亲自去一趟。说罢去了桌前,将冬青呈上的纸笺拿来递给她。

周雪瑶惊疑之下,手指翻动缓缓打开纸页,一目十行地浏览完毕,她不禁心潮激涌。这是一封婚书,末尾还印着炎武侯的大红印鉴。

她指着一处名字,不解地问道:这是谁?

你的名字不能再用了,恐引人猜疑,我派人查过你生母的姓氏,便冠了她的姓氏,你的名字也改唤苏瑶。这有些唐突,却也是无奈之举。瑶瑶,你可会怨我?傅君亭如实回答。

周雪瑶笑笑,倒是不甚在意姓氏如何,她在周家过了十八年,替周老爷谋个官职,还清扶抚养恩情,两不相欠。如今另觅良人婚嫁,随母姓又有何不可?心里一片暖意,难为他为她想得这般周到,她点点头,催促着他去净房盥洗。

绿萝替她梳发换衣,她想起一事,问道:侯爷的官袍上怎会有汤药的印子?

却说这厢玉玲随着婵娟去扶云堂问安,怀里小人儿娇娇软软,没骨头似的,方才大哭过一场,现在又睡着了。

这时天色已然昏暗下来,帝都的秋日凉风习习,她用包被将孩子的头脸盖住,以免受风,和前头带路的婵娟闲话两句,转眼就到了扶云堂的垂花门。

玉玲脚步一顿,喊住前头的婵娟道:妹妹且留步。

婵娟提着灯盏回过头来,问道:怎的了?老夫人还等着呢

玉玲笑笑,低声道:妹妹通达情理,自然知道侯爷是以身犯险才得来这泼天的富贵,须知这小主子好,映雪堂的娘子就好,映雪堂的娘子好,侯爷才好,连带着咱们下人都沾光。妹妹,你可晓得这理?

婵娟一愣,倒是没想到玉玲会这么直白地与她推心置腹,她明白这言外之意,思虑一会儿,应了声好。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垂花门,春桃早已等在廊下,见她们抱着孩子进来,几步下了台阶,走到跟前对玉玲道:老夫人让你候在外头,婵娟随我进去。说着轻手轻脚地抱过玉玲怀里的孩子,临走时还状似无意地捏了捏她的手。

玉玲会意,点了点头。

婵娟快走几步上前打帘,春桃闪身进了屋里。

陈氏端坐在罗汉榻上,秋水在一边烧水沏茶,张嬷嬷服侍左右。见两人抱着孩子进屋来,她脸色微变,手里的茶盏当啷一声搁在桌上。

春桃率先打破尴尬,走上前两步,轻声笑道:老夫人,生了个哥儿,您看看长得俊不俊俏

陈氏嗤笑一声,脸色铁青,对她的话充耳不闻。

倒是一旁的张嬷嬷阴沉着脸,紧盯着襁褓开口吐了几个字:个小孽种!

春桃脚步一顿定在原地,脸色涨红,回呛张嬷嬷道:嬷嬷这是说的什么话,好歹是侯爷的骨血

张嬷嬷冷笑,白了她一眼,兀自打断她的话对着陈氏一副苦口婆心的语气劝道:您可得早下决断,这孽种无论如何也留不得!后院的那口枯井老奴查看过,扔下去保管登时就没了气,到时候任那小蹄子闹破了天去也无法

春桃和婵娟皆是大惊,背后冷汗涔涔,这是要置这新生的孩子于死地,屋里顿时窒息般的寂静。

陈氏紧闭着眼,想起夏烟说的话,君亭替那贱人谋划好了后路,改换了身份,连这孩子都有了正经的名头,把他这老祖母丝毫不放在眼里!她原以为君亭就是图个新鲜,用了缓兵之计,如今却成了死局。

解决不了那贱人,这孩子却落到了她手里陈氏心里冷笑,君亭若与她翻脸就翻脸吧,侯府世子总不能是个孽种。手里捻动的佛珠蓦然一停,她正要吩咐张嬷嬷动手,永绝后患,却听得婵娟一声惊呼,哎呦,孩子可是醒了

婵娟早就注意着老夫人的动向,虎毒不食子,只是受不得别人的撺掇。她平时看不惯张嬷嬷为人狠戾,更不能让她害了一条无辜人命,细细想了玉玲方才的话,一个大胆的主意立刻浮现在心头。

新生的孩子浅眠,何况众人一番喧哗,只是她们的注意力都在陈氏身上,并没注意到。婵娟突然的一声呼喊,春桃下意识地往怀里的襁褓看去,果然孩子微微活动着小手小脚。

婵娟再不迟疑,几步到了她跟前,使了个眼色给春桃,慢慢抱过襁褓,打开盖住头脸的一角包被,粉嫩的小脸儿显露出来。她笑着走到陈氏面前,俯着身子将孩子递给她,笑道:老夫人快瞧瞧,哥儿生得像不像侯爷。

其实婵娟心里直打鼓,保不准自己也受牵连,但她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