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321节(4 / 6)

加入书签

了济南府,饱掠一番之后,退出了关外。

如果不是大明皇帝那次使出那样的昏招的话,多尔衮回想一下都觉得后怕,不知道他和岳托能否在刑天军的追击之下,顺利的再帅大军平安撤回关外,不过后来岳托还是在返回关外不久之后,便病倒在床,没多久便死在了返回盛京的道路上。

崇祯十一年底和十二年初建奴南下入寇的那次行动,刑天军给建奴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他们凶狠的战法和旺盛的战意也让建奴上下想起来便位置不寒而栗,在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阴影,回到关外之后,许多建奴军一提起刑天军,便有些不寒而栗,以至于使得建奴在这两年之中,再也没有对关内组织大规模的入寇行动。

同时那次入寇出关之后,本来已经对女真鞑子俯首帖耳的一些蒙古部落也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许多蒙古鞑子从那一次入寇之中,看到了大明人之中,还是有相当强悍之辈的,心理上不再那么惧怕女真鞑子们了,于是一些蒙古部落便开始动摇了起来,甚至于还暗中派人到晋北一带,和刑天军勾勾搭搭了起来。

甚至于连早已被他们征服的朝鲜国在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建奴入寇的战事情况之后,也开始又有点变得不太那么恭顺了。

所以崇祯十一年末的那一战,表面上来看,建奴军最终还是成功的从大明境内掳掠了大批财物金帛和奴隶出关,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但是那也仅仅是对大明王朝单方面上的事情,对刑天军的各场战事之中,建奴军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事后为此给建奴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十分深远,使得建奴上下不得不对这个肖天健还有他麾下的刑天军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崇祯十二年建奴军出关之后,皇太极和建奴朝中的各个亲王贝勒们以及诸臣都恨透了刑天军,但是却又都有点害怕刑天军,一方面他们要重新对已经有点开始翘尾巴的蒙古诸部进行弹压,迫使这些蒙古诸部重新臣服于他们,同时还要对朝鲜国施压,迫使朝鲜国重新老实下来。

另外他们各部在对刑天军的交战之中,除了未曾出征正黄、镶黄等三旗未遭损失之外,其余各旗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损失,特别是镶红旗更是损失惨重,不得不回到关外之后,重新补充人丁,使得建奴在短时间之内,再也无力南下入寇。

皇太极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虽说那次入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尔衮这个劲敌对他皇位的威胁,这一点上让他很是满意,可是他很清楚他是不能轻易的动多尔衮的,所以多尔衮率军出关之后,并未因为败给刑天军而遭到责罚,皇太极还对他温言抚慰了一番,还是稳定住了建奴内部的局面。

进而他很快便对蒙古各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施压行动,用几个月的时间杀掉了一批有点蠢蠢欲动不太听话的蒙古族人,重新将蒙古诸部稳定了下来。

同时皇太极还再一次主动向大明朝示好,表示愿意和大明朝议和,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今后他们大清和大明便永结秦晋之好,从此再也不相互攻伐,朱由检在这个时候,也正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一听说奴酋皇太极愿意和大明议和,于是便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派人在十二年底之前,和建奴达成了和议,甚至于不惜与将锦州割给了建奴。

皇太极通过这次明清和议,可以说又大赚了一把,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便将他们屡次想要夺占却未能夺占的锦州给收入到了囊中,同时还名正言顺的和大明皇帝平起平坐,他的皇帝身份也从法理上正式得到了大明的承认。

皇太极这么做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他已经通过上一次入寇,看出来刑天军很可能将会成为他们建奴今后的一个大敌,他与其在这个时候和大明为敌,在北方牵制大批大明的精兵,那岂不等于是在给刑天军这个未来的劲敌帮忙了吗?

于是他便以和议的方式,暂时性的和大明结成盟友,将大明北方的精锐官军从他们建奴大军的威胁之中暂时解放出去,让他们可以被明思宗朱由检调入关内,去对付刑天军,这对于他们建奴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他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和刑天军这些汉人之间自相残杀,而他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大明如果通过这次和议能打败刑天军的话,对他来说无疑解决掉了一个潜在的敌人,省的刑天军的肖天健今后入主中原,挥师和他们大清为敌!也从心理上摆脱掉了建奴上下对刑天军的恐惧!

如果大明官军入关之后,未能剿灭刑天军的话,那么在他看来,大明官军和刑天军之间也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双方打下来,刑天军即便是获胜,也将会损失惨重,这样的话不管是大明还是刑天军的实力都会被削弱,今后他如果想要挥师入关的话,也会少了许多麻烦。

而且大明朝廷将大批关宁军调入关内,北方便兵力空虚,为他今后破关入寇,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免去了他很多麻烦。

所以皇太极这一招可以说是极为阴损,但是却不得不说他这么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所以在和大明达成和议之后,皇太极便严令各旗旗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