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锅一直插着电,汤始终保持热的状态,两个人吃饱了又去楼下散了会步,而后回到家里洗漱睡觉。
第二天早上两个人下楼准备骑车去上班,赵惟城按照习惯去推车,推出来才发现他的自行车后轮胎瘪了,他用手按了按,“漏气了吗?”
自行车使用频率高,去哪都要用到,油田的路又不全是平整的,指不定骑车的时候意外扎到什么东西,轮胎被扎漏气了也有可能,光肉眼是看不出问题的,谢琼道:“我去楼上拿打气筒,要是轮胎破了要补一下。”
赵惟城把她的自行车推出来,谢琼的车轮胎没问题,他说道:“我去吧,我跑得快。”
赵惟城去去就来,没一会儿就拿着打气筒回来了,谢琼站在原地看他给自行车充气,视线又看向停自行车的楼梯口,里面现在还停着五六辆自行车。
轮胎破了需要补,补起来不费劲,就是刚好赶在早上上班的时间很闹心,补完轮胎再上班肯定要迟到了,赵惟城脚踩着打气筒的脚踩固定,往下一下一下按着打气,想着要是轮胎真破了今天就暂时坐公交车去上班。
充气筒打了一会儿,轮胎慢慢充盈起来,赵惟城在谢琼面前慢慢骑了一小段路,谢琼仔细观察轮胎店状态,按理说轮胎如果有问题在骑行中很容易暴露出来,但她看赵惟城骑了这么一会儿轮胎一点都没瘪下去,还是鼓鼓的,丝毫感觉不出有漏气的迹象。
挺奇怪的,搞半天谢琼也纳闷了,“看着没问题啊。”
“昨天骑回来的时候也是一切正常。”
轮胎没气时骑车人会感到很颠簸,那样赵惟城骑回来不至于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看这不像是轮胎破了导致的漏气,想着无论坏没坏都要骑出去维修,不如搏一搏,“先骑出去吧,别耽误了上班,回来再说。”
“我先把打气筒放回去。”
他们今天起得早,时间充裕,谢琼没立刻走,想着再观察观察轮胎状态,站在楼下等他回来一起走,这时一楼的牛萍拿着水壶推开门走了出来,早上楼里的年轻人都赶着时间去上班,一下楼往往推上车就着急走了,看谢琼在那站着看自行车也不动,问了句:“怎么不走啊?上班别迟到了。”
谢琼笑着回:“这就准备走了,刚才自行车轮胎漏气了。”
牛萍心道奇了,“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你家的轮胎也漏气了?”
谢琼一听这情况不对劲啊,忙追问道:“还有谁家的轮胎也漏气了吗?”
牛萍记性不好,但对于早上的事情她还是记得非常清楚的,她回忆了下,跟谢琼说:“501的小伙子,叫志伟的,早上他过来骑车也说车子漏气了,还问我家里有没有打气筒借他用用。”
自行车轮胎漏气虽然不算小概率事件,但发生在同一栋楼里,还是同一天早上,这就比较奇怪了。
谢琼问她:“这也太巧了,是不是有人恶作剧啊?您有听到什么异常情况吗?”
牛萍摇头,指了指耳朵,“人老了耳朵听不太清了,就算有我估计也听不到,这边楼梯间的墙也是老沈家客厅的墙,等下班了你问问他们,说不定有听到什么情况。”
她所说的老沈,即102室钱团结和沈广梅一家。
通过这些日子了解,谢琼知道这家人有多么难以接触,她看着102紧闭的房门,想着能不问还是不问他们,但当着牛萍的面她还是委婉笑道:“好,我下班了试试看。”
赵惟城从楼上下来,看到两人正在聊天,主动跟牛萍打招呼,“早上好,萍阿姨,吃饭了吗?”
牛萍对夫妻俩印象很好,“吃了。”
谢琼看时间再不走恐怕就要迟到了,急匆匆跟她告别,“萍阿姨我们就先不跟你聊了,急着去上班。”
“快走吧,注意安全。”
牛萍挥手目送夫妻俩走远。
骑出牛萍视线后,谢琼把从她那听来的消息告诉赵惟城,“该不会是故意放我们轮胎的气吧?谁呀,这么幼稚。”
“可能是小孩子,就是不知道谁家的,等我下班了去五楼问问,看看他的自行车是什么情况,万一跟我们情况不一样呢,别闹出什么误会。”
赵惟城提前叮嘱她,“交给我就行了,你可千万别出头。”
谢琼一猜就知道他接下来肯定又要说你现在肚子越来越大了行动不便,还是要多注意自己,赶紧提前喊住他,“行行行,知道了,别唠叨了唐僧。”
说完一溜烟骑远了。
赵惟城无奈一笑,下车再次检查了下自行车轮胎,确定没异常以后骑着去上班,一路骑到地质院轮胎都没瘪下去,但为了安全,下班后他还是先去维修店检查,“师傅,我这自行车内胎今年刚换的,不知道为什么早上突然没气了。”
店里的师傅是亲眼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进店,开口道:“我看你刚才骑过来没问题啊。”
安全为重,赵惟城坚持要检查:“现在没问题了,但早上确实没气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您辛苦下,给检查检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