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46章(1 / 2)

每次这些事情一闹,二太太就会把气性发作到丫鬟身上。

伺候宝二爷的绿锦和新棠不就是因为这些事被二太太打了板子撵出去,配给了马夫家的粗笨小子了吗?

嫁给那样的人,一辈子还有什么意思。

在三爷这里清清静静当差,别的不提,至少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这么多年来,哪个公子小姐身边没出过事儿呢?

也就是三爷这里一直都风平浪静的,还时常能沾三爷的光领老太太、大太太和大老爷的赏钱,可谓是福地了。

而且三爷情绪向来稳定,只要好好当差,就不会被主子迁怒无故受罚。

这样好的差事,除了那些奔着掐尖儿去的,谁乐意被换掉呢?

所以,即便是贾璋的规矩格外大些,这些丫鬟们也恨不得用十八般本事保住自己的差事。

贾琏来到弟弟院子里庆贺他乔迁新喜的时候,就见他这院子里丫鬟婆子们行事有条不紊,全都在风风火火地忙活着。

屋子里头,家什花木也收拾得规整,古董玩器也擦得锃亮,俨然是走上正轨了。

那红杏甚至还能端出来沏了三遍的枫露茶来招待他呢。

因笑道:“还是太太会调理人,这红杏一个就顶寻常的三个了。管教底下的小丫头管得好,泡的茶也好,怪不得你丹桂姐姐常夸红杏能干呢。”

贾璋一边写斗方,一边玩笑道:“哥哥就只是在嘴上夸人吗?这么喜欢,不如给红杏发赏钱罢,也好让她多攒点儿嫁妆。”

红杏被贾璋这一句话说得脸红,贾琏倒是大方,直接从荷包里拿出一枚梅花样的金锞子塞给红杏。

红杏在贾璋的催促下收了赏钱,这才不好意思地端着贾琏喝完的残茶离开了。

贾琏则凑到贾璋书桌旁,看他写字,见他在写斗方,便问道:“这是在给院子匾额?”

贾璋停了笔,把位置让给贾琏让他看:“不如二哥帮我看看,我取的这几个名字哪个更好些。”

贾琏看了两眼,贾璋共取了三个名字,一个是“澧兰院”,一个是“青萍阁”,最后一个是“鹤鸣苑”。

他想了想,点了点那张写着“鹤鸣苑”的斗方:“《诗经》里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三弟乃我家矫矫不群之白鹤,便叫‘鹤鸣苑’罢。”

贾璋笑道:“那我就全听哥哥的了。”

第31章 兰哥诞生李纨转念,藻园佳会初见谏台

贾璋听了贾琏的建议, 将自己的院子定名为鹤鸣苑,还请匠人斫制了新匾额挂到了院子外面。

这些事情暂且不提,只说二房堂嫂李纨在年初诞下一子, 按照贾珠的遗愿,李纨将这个孩子取名为贾兰。

如今贾兰已经两三个月大了, 长得白白胖胖, 十分可爱。

贾母对贾兰颇为喜欢。

怎么说, 贾兰也是她头一个曾孙呢。

不过王夫人却不大爱她这个孙儿,只一心牵挂着她的宝玉。

毕竟贾兰是李纨后半生的指望,又不是她的指望。

孙子哪里有儿子靠得住呢?

她心里甚至还怨怪李纨和贾兰呢。

若不是珠哥儿想留个后, 又怎么会早早去了呢?

反正她是一点儿也不提贾政是怎样把贾珠气死的。

不过, 如今王夫人也没法子在李纨面前大摆婆婆的款儿了。

李纨为贾珠守寡, 是为节妇,就连外面人都夸李家好教养、李纨好仁义, 王夫人又怎么能够磋磨这样的好儿媳妇呢?

而且贾母对贾珠留下的孤儿寡母也很是照顾。

在李纨养胎时, 贾母就把李纨的月钱提到十两了。

后头李纨生下贾兰后, 贾母可怜她寡妇失业,又给她添了十两,如今李纨每月的月钱都和贾母平齐了。

这其中的庇护意味,王夫人却是不能装作看不见的。

而且李纨在贾珠去世后,脾气秉性也变了许多——她再没心肠奉承贾政夫妇了。

公婆爱怎样就怎样吧, 她只想好好地把她的兰哥儿养大。

至于公公婆婆会不会更喜欢宝玉,忽视她的兰儿……

她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公爹的想法她尚且不知,但是婆母是必然会打压兰儿这个嫡长孙, 妄图让宝玉成为二房的继承人的。

大爷还在世时,婆母就偏心宝玉……

这种心肠, 是不会因为她婉转奉承就产生改变的。

不过李纨根本就不在意。

被公婆这样的人重视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被公爹贾政重视是会催命的,夫君贾珠就是前车之鉴。

而婆母王氏,嘴巴上说着菩萨的言语,肚子里装着蛇蝎的心肠;大字不识一个,国法不通半条,李纨还担心她会把自己的孩儿教坏呢。

不喜欢就不喜欢,当谁还稀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