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24节(2 / 3)

多背全了。然后对答案。

有记不太清楚的,全当错了处理。

对了整整一宿,考的最好的是沈默,这个不意外,他在部队上的时候就要考军校,已经在学习了。只是复员回来的一年没看书,别人都是多少年不接触书本了。

第二好的是大嫂,这也正常,她是民办教师,日常教学生,也是看书。

第三好的是门建国,这个大家挺意外的,他的分数应该挺高的,没想到,这是个内秀的。

其他人都差不多,最差的是二哥,一半答案都没上。他心态可好了,“那横不能一家子全都是大学生,就可着咱家来吧?你们一个两个都去念书了,老三两口子还不在家,家里剩下老的老,小的小,不得有个支门户的呀?”

这话是没错,他自己能想得开就好。

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谁知道能不能考上呀,别人考啥样儿他们又不能知道去。

报考的时候,沈默和洛清微,沈云和门建国报的都是京城的大学,其他人报的都是本省的,本市的,甚至二嫂第二志愿报的就是县里的师范中专。

等结果的时间,那是真煎熬,心里长草了一样,干啥都没心情。

出结果的时候,洛清微没去县里,家里的都没去,沈云和沈莲在县里,去招生办方便,等着她们看结果就行。

说好了,拿到结果就给邮局打电话,二哥不用上班,大早上就在邮局等着,等到快中午了,接到电话,大哥二哥没录上,其他人都考上了。

沈默考上了北大。洛清微考上医科大学临床。沈云考的师范,门建国考的也是医科大学,跟洛清微同学。

大嫂考的是省师范,二嫂考的是财会专科。沈莲和罗厚朴都是农大。

好家伙,他们沈家一家子,考上的,比全农场的知青加起来还多!

一下子全县都出了名,大学生都生到他们家了。

第35章 散是满天星

“赶紧回京城,别等过完年了,正月十五都开学了,过完年火车上都是人,你还带个孩子,折腾得起吗?”

给京城打电话报喜,大舅直接发话,让回京城过年。

长玉姐在电话里补充,“给你们买了个四合院,是我和大哥还有承泽一起挑的,特别规整的二进院,保持得可好了。屋子也收拾出来了,随时都能住。家里也给你们留了房间,回来先住到家里,我给看孩子。”

这是说,要是带着老人进京,也是有地方的,不用寄人篱下住亲戚家,让老人不自在。

要是他们一家三口回来,直接住到大舅家就成。

“嗯呢,我们得带着奶奶回去,孩子一直是老太太带的,离不开太奶奶。”

“行啊,哪天到,我和大哥去车站接你们去。”

“买到票就回。”

原本该过个团圆年再走的,可是现实情况是,沈家没时间过团圆年了。

每家都有上学的,还都有孩子,看孩子就成了大事情。

奶奶跟着老四家走,看最小的洛洛。

晨曦留在家里,大伯娘看。

沈煦还没有断奶,二嫂说什么也舍不得,非得让再吃半年。为了让她送奶方便,沈山得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孩子奶奶请上半年病假,跟着住过去,看孩子。

租房子,收拾房子,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等过了年再搬家,来不及。大冬天的,房子空着不行,得每天都烧火,不然就凉下来了。

所以就得提前烧好炉子,提前搬。

洛清微这边也一样,不提前几天回去,把老人孩子安顿好,不行。

还过啥年啊。

折腾吧。

“现在单位上允许子女接班了,好些知青都是父母退休,接班回城进厂。看看村上谁家孩子想上班的,我干脆退休回来看孩子得了,总这么请病假也不是个事儿。”

王喜芬想把工作卖了,请病假没工资,还不如退休回家,按月还能领点退休金。自家的孩子都有前程,用不上接她的班,她提前退休回家,省得孙子没有看。

老二得出门干活儿挣钱,不可能让一个大老爷们儿窝家里带孩子吧,他也带不明白。

村上有条件好的,能给孩子安排一个正式工作,花几个钱肯定是乐意的。

不等放消息出去,大伯娘把话接过去了,“我大哥家的老三初中毕业在家待一年了,让他干得了。”

“冯军吗?他姥爷没给安排?还用得着干站务员啊?怪辛苦的。”

“安排啥呀,他姥爷这不是下势了嘛。人走茶凉,使不上劲了。老在家待着也不是个事儿,好歹有个班上着,骑驴找马慢慢找着也行啊。”

冯家的亲戚,是在大运动中起的势,原来也就是普通干活的人。得势了很是嚣张了几年,得罪的人不少。下势了,都打回原形,回家种地了。

哪里还有能力给孩子安排工作。

嫂子都这样说了,王喜芬没法拒绝,不只没法拒绝,连钱都不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