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6节(1 / 2)

一来确实如朱标所言,他太年轻,封赏太过容易遭人嫉恨。

二来就是,现在就位居高位,未来不好掌控。

不过作为皇帝,手下的人三番五次的立功,他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所以才有了方才那一问。

现在这个结果是最好的。

之后他又问了一些钱币方面的问题,陈景恪一一做了解答。

让他对钱币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如何革新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大明的宝钞确有漏洞,该如何修补,你可有想法?”

陈景恪摇了摇头道:“臣倒是想过,只是所想之法都有弊端,贸然实施恐会造成不可测的后果。”

朱元璋很是意外,之前他长篇大论的讲完,都会给出不错的解决办法。

这次竟然说没有。

不过想想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又觉得很正常。

此事关系太大,一个不好就会有无数百姓受害。

恐怕陈景恪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觉得自己的办法不够稳妥。

想到这里,对陈景恪就更是满意。

这小子不错,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该狂妄的时候狂妄,遇到大事从不激进。

果然是个好苗子啊。

“给咱说说你的办法,就算不成,也能作为参考。”

陈景恪这才说道:“一来我想的是,仿照蜀汉之法在全国建立仓库,允许百姓用宝钞兑换物资。”

朱元璋连连摇头:“不成不成,蜀汉只有一州之地,可以在各地建立仓库。”

“咱大明天下一统地域辽阔,建立如此多的仓库,费时耗力还劳民伤财。”

还有一点就是,宝钞已经失去信誉。

一旦施行这个策略,必然会引起全民挤兑。

重建信誉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必须要准备足够的资源。

若出现兑不出物资的情况,哪怕只是一时的,也会全盘皆输。

可大明哪来那么多物资?

就算勉强能凑够,可是将这么多物资堆放在仓库里不使用,朝廷也要破产了。

所以这个方法是绝对不行的。

陈景恪说道:“陛下英明,臣也是后来才想到这一点。”

“之后臣又想,要么就在天下各地开设钱庄,允许百姓以宝钞兑换铜钱。”

朱元璋再次摇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意思很明显。

这个方法还不如第一个。

筹措物资虽然麻烦,但勒一勒裤腰带还是能凑出来的。

可这么多铜钱,朝廷是真无能为力。

“后来臣又想,以茶、盐等物资,来兑换百姓手中的宝钞……”

陈景恪又接连说了好几种方法,都存在很大漏洞。

不过这些方法,依然给朱元璋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你能想到这么多法子,已经很不错了。”

“虽有漏洞不可单独施行,但有些法子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陈景恪谦虚的道:“谢陛下。”

这时,一直在思考的朱标忽然开口道:“爹,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

朱元璋高兴的道:“哦,快说什么法子?”

朱标说道:“这是一个复合法,需要多管齐下。”

“一,先规定一个期限,允许盐商以宝钞直接从盐场买盐。”

“盐商必然会大量从民间收购宝钞,如此就能减少民间持有宝钞的数量,还能减小百姓的损失。”

“为了不影响盐法,这个期限不能太长。”

明朝盐法规定,盐场国有,盐商想买盐,必须用盐引。

获得盐引的办法只有一个,运送军需物资去边关。

现在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他们直接从盐田买盐,那些盐商必然会主动购买宝钞。

但这么做会影响边关物资运送。

不过,只是短期的话问题不大。

可以提前囤积物资,也可以征用民夫运送,总能渡过难关。

所以朱元璋点头道:“不错,还有呢?”

第53章 朱标小露一手

陈景恪露出思索之色。

这个法子确实可行,盐商的财力毋庸置疑。

他们出手收购宝钞,确实能有效减少民间持有量。

而且一旦他们开始大批量收购,宝钞价格必然上涨,也能减少百姓的损失。

而朝廷付出的,就只是一些盐。

民间宝钞数量减少,后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压力都要小很多。

就是不知道朱标后续步骤如何。

朱标继续说道:“二,允许百姓以宝钞纳税,这一点至关重要。”

“既可以吸纳民间宝钞数量,也可以防止盐商恶意压价。”

“且朝廷允许以宝钞纳税,也能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心。”

朱元璋再次颔首,说道:“可以先发布诏令,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