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节(1 / 2)

包括高丽、倭国、琉球群岛、岛、吕宋群岛(菲律宾)、凌牙门(新加坡)等岛屿。

朱元璋看着这张简陋的地图,心中和那张大明舆图做对比,发现果然一样。

甚至比大明舆图还要详细。

要知道,那张大明舆图,是他派人询问了各国使节,花费了大量时间才画出来的。

朱元璋不相信,还有人能画出比这更详细的舆图。

除非那本游记的主人,真的亲自去游历过。

如果这是真的,那银矿……

一想到每年可以开采百万两白银的大银矿,朱元璋难掩心中的激动。

“那银矿在哪里?”

陈景恪根据记忆,在倭国地图上点了两个点。

“一处银矿在这一带,据游记中所言,有两条矿脉相距不超过两里。”

“还有一处是这个岛屿,叫佐渡岛还是什么的。”

“游记上说,这里是倭国流放贵族的地方,上面也有银矿,且疑似有金矿。”

想了想,他又指着吕宋岛,道:

“这里也有银矿和铜矿,只是时间太久了,我记不清具体在哪了。”

朱元璋盯着地图看了许久,才问道:“标儿,你怎么看?”

朱标表情严肃,道:“派人一查便知,顺便再查一查倭国的情况。”

朱元璋当即道:“好,你专心去办宝钞的事情,此事我会亲自派人去查。”

闻言,陈景恪长出口气,继而心中升起难掩激动。

他为何要在这时候突然提起倭国银矿?

其实就是对朱元璋的一次试探。

《皇明祖训》里列出不征之国,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目光短浅。

还是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认为海外皆贫瘠之地取之无用?

如果是前者,那陈景恪就只能继续蛰伏,等待朱标继位,甚至朱雄英当政。

如果是后者,那事情就好办了。

作为穿越者,他有太多办法利诱朱元璋打开国门。

这次拿出倭国银矿,就是一次试探。

方才大家就在讨论钱币之事,他提出倭国有银矿,也不会引起朱元璋的怀疑。

至于为何特意提吕宋群岛,是为以后下南洋打基础。

免得到时候再找别的借口。

朱元璋的反应,说明他对银矿感兴趣,不介意占为己有。

否则也就不会派人去调查。

这说明他并非目光短浅,只是被读书人宣扬的天朝上国思想影响了。

但在实打实的金银财宝面前,老朱不介意修改《皇明祖训》。

对陈景恪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他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利诱老朱出海掠夺资源了。

第55章 正义执行

事实上,陈景恪对朱元璋的误解挺深的。

老朱可不是目光短浅之人,相反他看的比大多数人都远。

从建国之初,他就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收集各地信息绘制世界地图。

最终在洪武末年,绘制出了地球史上第一张世界地图。

大明混一图。

这张地图涵盖了亚欧非三大陆,地形地貌标注的也比较准确。

有理由怀疑,朱棣最初下西洋的路线资料,就是来源于此。

只是,人的思想难免会受限于时代的约束。

朱元璋也不能例外。

他和这个时期大多数人一样,对华夏之外的世界带着一种鄙夷的心态。

贫瘠之地,取之何用。

不过这也是能理解的,至少在明朝初期,华夏有资格俯视域外所有地方。

现在,作为穿越者的陈景恪,给了朱元璋一个走出去的理由。

白银。

不是几万两,也不是几十万两,而是每年数百万两。

还能开采数百年。

如果能掌握这处银矿,就算后世出现了不肖子孙,大明也能多支撑几年。

所以朱元璋一刻都不想耽搁,立即就派出密探,对这两处地方进行探查。

若真的有银矿……

嘿嘿,老朱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倭国是吗,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出兵的理由,当然不能说是去抢银矿。

咱是天朝上国,不能让藩属国觉得咱市侩。

咱是去清剿倭寇,顺便消灭支持倭寇的乱臣贼子。

咱大明是正义之师。

至于吕宋群岛上的银矿,后续再说吧。

这么大的岛屿,要找到什么时候去。

先去倭国找,若证实这两处真的存在大银矿,再派人去吕宋岛也不迟。

反正矿就在那里,也丢不了。

若有人提前发现了……那不是正好,也省了咱探矿。

看着眼前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