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小货郎 第464节(1 / 2)

加入书签

“肯定很贵,普通人不要想了。”

不管别人怎么夸,他们这边该走还是要走。

李家庄,协理中台党天磊,还有四个桨手,一个桅杆手上了船,身上的轻装简行,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汴京。

让圣人知晓,他们兴华府,海太城,船务司,做出好东西了!

从年后纪彬正式拿到允准文书,到七月开始建船务司,人员陆陆续续到齐。

现在十月份,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出发!

让汴京百姓看看海边百姓风貌!

他们都是南军国的骄民!

船只飞速行驶,但周边的百姓们却不肯离开,眼里都是船只的影子。

纪彬也松口气。

终于能歇一歇了。

既然急速船造好,那就给船务司的大家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等休息回来,码头那边会增派两倍的人手,自然是晁知府巡盐使的人手过来。

而且巡盐使还托了关系,从鲁地调来五名专修码头的工匠,在鲁地也是十分有名,靠着他家里的关系这才能来的。

估计也是投桃报李,感谢纪彬让他挂个名。

这对纪彬来说自然极好,晁知府出钱,巡盐使出人,他这码头岂不是修得更快?

船务司的众人要休息几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其中协理左右中郎,这两位还是要在船务司忙蒸汽机的事,纪彬在其中又提了几点,他们在想办法完成。

还是那个解释,一道习题里,纪彬是知道答案的,可解题步骤需要这两位补充。

其他官员小吏则真的打算休息。

之前一直忙感受不到,现在稍微闲下来,自然要好好逛逛海太城跟兴华府。

有两个小吏还准备跟着纪彬去邑伊县看看,想去邑伊县买点棉花被跟棉服。

以前在汴京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东西贵得厉害,如今到了鼎鼎大名的棉花县邑伊县,肯定要去瞧瞧。

而且今年棉花价格又降了许多,去年在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

今年再次降价,已经降到五百文到七百文中间。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这棉花可是几千文一两,短短三四年时间,能降这么多倍,也是不容易。

可纪彬明白,浙东那边今年已经有小范围的棉花种植成功,等到明年的时候,纪彬预估能降到一百文到五百文。

不是他夸张,而是浙东那边能人多,今年刚成功,明年就会有大片种植,这是必然的。

在纪彬印象里,他那个时空的古代,棉花在前期都是按两算,宋时一两八十文,百姓都能喜极而泣。

等到明清时期,种植范围多,就变成按斤卖,便宜的时候,一斤只用八十文。

但价格不能这么横向对比,如果不把当时的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等等综合起来,很难得出真正的购买力。

如今说来,只是给个大概参考。

但不管怎么讲,越到后期,棉花就会越便宜。

位上这位新皇定然不会允许价格过高,当初纪彬不急于扩张种棉,就是这个原因。

他自己调转车头没问题,邑伊县其他人怎么办?

纵然他早就说过,不要急于扩大种植面积,可以缓一缓,能听进去的人也很少啊。

享受着现在棉花县的名声,以后必然要经过阵痛,那就是棉花价格真正降下来,全国各地陆陆续续都可以种棉花,那邑伊县要那怎么办?

虽然这可能是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要考虑的事,可现在就已经有端倪了。

原本纪彬可以不考虑这些问题,纵然那些人会痛苦,也是因为自己贪婪。

但有个邑伊县商会在,纪彬难免为他们多考虑。

这次纪彬回家,一个是跟引娘团聚,二就是看看现在棉花收的怎么样,顺便在跟邑伊县棉商们详谈,把他早就写好的棉花细则拿出来。

以后的棉花,不能这么卖了。

而是要分成上中下三等。

当初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大家可以盲目卖货,等到市场稳定,有了自己的规律,就要开始细分了。

这么大的市场,能赚到其中百分之一的钱,就够邑伊县吃喝。

大包大揽什么都想吃,这不存在的。

他们这的棉花算不上特别好,走走中低端市场应该没问题,最高端的绒棉还是要交给西边北边,不管是浙东棉,还是宿勤棉,都比不了那些。

这跟技术有关,但跟自然条件关系更大。

纪彬要回邑伊县的消息很快传来,大家心里竟然隐隐升起一种害怕。

他们不想让纪彬回家啊!

就算去探亲也不行!

要是回去之后不来了怎么办?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不过也没人真的出来阻止,只是居安思危!害怕财神爷跑了!

纪彬带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