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3o9章(1 / 2)

这三年,除了做生意赚钱,苏若锦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早已传入天朝的棉花从闽南一带引到吴越之地,前世,她对淞江地区其实并不了解,但她听过淞江布,所以三年前,听到爹到淞江府任职时,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关于淞江地区的了解就是棉布。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在棉花传入天朝之前,天朝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天朝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

棉字是从宋朝才开始出现的,也是这个时候棉花才开始慢慢普及。

大胤朝此时还没有黄道婆,苏若锦利用生意之便,请人从南方带回棉种,这三年一直试种,去年成了,今年终于大面积种值。

五月份,棉花移植到田里正是蓬勃生长之时,七月份左右花期,八九月吐絮。

花期时,苏若锦大概还在淞江,但是八九月吐絮之时,她怕是已经回京了。

想到这里,美中不足,她忍不住叹气,但幸好,苏若锦找到了曾经的张木匠,他也来到了江南,帮她制作纺织工具,教人们如何纺纱织布。

不仅如此,苏若锦还找精通纺织的艺人,花大价钱把他们从南方请到淞江府来教老百姓们先进的技术,让淞江府一带的纺织技术由原来粗糙、单一、稀松变得精致、牢固、美观。

苏若锦今天穿的一身棉裙,经纬密度布的厚度都堪称精品,它就是后世江南一带的淞江布,俗称老布,结实耐穿耐造,还吸汗舒适。

如果今年风调雨顺,棉花丰收,那么要不了几年,棉花不仅会成为淞江府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像周边地区辐射,仍至整个两江地区。

到了自家铺子,毛丫迎了出来,“锦娘——”

“丫姐,怎么样?”

“来拿粽子、咸鸭蛋的人很多。”

苏若锦点点头,“做完今天就后面作坊仍旧做酱油、料酒。”

“我已经跟掌柜说过了。”

苏若锦停下脚步,特意说道,“一定要把大娘大婶子们的工钱结清,不允欠一文钱。”

“是,锦娘。”

苏若锦去车间看了一圈才回到账房,明天端午赛龙舟,准备今天把账看完,明天好好休息一天。

一股屁坐下,一直到天上黑,毛丫进来点头,她才放下手中笔,靠到椅子上,准备按按太阳穴,还没得及,就感觉自己的太阳穴被人按住了。

这力道、这手感绝对不是毛丫姐的,倏然睁开眼,头顶上方,一张眉如墨画,鬓如刀裁的脸瞬间映入眼帘。

“瑾哥哥?!”

惊奇、惊喜、激动……

各种情绪纷沓而来。

她雀跃要跳起,被赵澜按住了肩膀,一脸幽怨,阴阳怪气:“难为苏二娘子还记得我这个未婚夫,我还以为江南美人多,你早以把我给忘了。”

苏若锦:……

江南的美人有他美吗?

第337章 请客

赵澜这次来没有写信,着实给了苏若锦意外的惊喜。

小娘子一身简约棉衫长裙,浑身没有半点饰物,连耳坠都没有,却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美得清新寡淡却又不失明艳,其美虽不能摄人心魄,但却能镌刻在心中,这样的美不会随时光流逝而逝去,反而会在岁月沉淀中得到升华。

望着眼前日思夜想的小娘子,赵澜的眼神黏在她脸上,似乎带着一丝丝热意,寸寸辗转于她的脸颊,燎起一片红晕,小小账房内气温无声无息地上升。

苏若锦顶不住,躲开目光,“那个……瑾哥哥,我们请你去吃饭。”

赵澜那里依,一把搂过小娘子。

她吓得连忙躲避,却被男人的唇捉住,小心翼翼又温柔缱绻,似乎想让她感受到自己又有想她,又多爱她。

不知多久之后,二人手挽手出了铺子,走上洒满阳光的街道。

“瑾哥哥,我不是写信告诉你要七月底八月初才回京的嘛,你怎么现在就过来?”

赵澜侧首,温柔的目光一直落在小娘子身上,“不希望我来?那我现在就回京。”

嘴说,脚不动。

苏若锦被他幼稚的行为搞得忍不住抿嘴笑,“好啊,那你走!”

赵澜瞪眼,“我真走了?”

身子往前倾,脚却还是不动。

苏若锦再也忍不住,前俯后仰,哈哈大笑。

“小没良心的。”赵澜宠溺一笑,“走吧,我请你吃饭。”

二人相视一笑,如山花烂熳。

“好巧,小郡王,苏二娘子。”

含情脉脉对望的二人被招呼声打断,齐齐的看过来,竟是颍南郡王赵霖与皇后侄女谢青玉,已经好几年没见了,他们怎么会来淞江。

仿佛听到了苏若锦的疑问,颍南郡王赵霖笑道,“听说淞江府今年的龙舟冠江南,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苏言礼在淞江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