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37节(1 / 5)

加入书签

五日之后,朱生果然前来,锦衣快靴,折扇轻摇,志得意满。至庭院,望尘即拜。书生抱拳还礼,请他入屋。朱生笑道:“恭喜恭喜,婚事谈妥,今晚洞房,这便走吧。”书生道:“因久无回音,聘礼未下,如何成亲?”朱生道:“聘礼嘛,我早替你送过了。”书生连连致谢,两人前往朱府,少女盛装出迎。书生问道:“何时过门的?”朱生道:“已有三日。”

书生出具金杯明珠,为外甥女作嫁妆,少女推辞收下,说道:“我已替舅舅向公孙夫人提亲,老夫人很高兴,说道:老身只有一女,不欲九娘远嫁,今晚让你入赘,家中无男子,请相公作陪。”朱生闻言,当即引导书生前往,至村庄尽头,见一宅院,大门洞开,二人登堂,片刻后,有人传话“老夫人到。”二婢女扶一老太太出,书生急忙叩头行礼,老太太道:“老朽龙钟,不能还礼。繁文缛节,能免则免。”吩咐下人摆上酒宴,款待来宾。席间菜肴,与阳间无异。但老太太自斟自饮,并不劝酒。

饭后,朱生辞别,青衣婢女导引书生入室,见九娘丽服等待,两人邂逅重逢,上床云雨,极尽欢畅。

当初,九娘母子被俘,原本打算押送入京。至济南,母亲不堪凌虐,一命呜呼,九娘亦自刎而死。枕边追忆往事,哽咽难眠,作诗两首:“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天将明,九娘催促书生离去,说道:“悄悄回寺,不必惊动仆人。”自此两人昼夜往来,情意绵绵。一晚,问九娘“此村何名?”九娘道:“莱霞里。此间鬼魂多为栖霞、莱阳两县人氏,故以之为名。”书生闻言唏嘘感慨。九娘言辞悲哀,说道:“千里柔魂,漂泊无依。母子孤零,言之怆然。公子倘若顾念旧情,请代为收敛尸骨,迁葬于祖坟之侧,使我百世之后,有地栖息,死且不朽。”书生答允了。

九娘道:“人鬼不同路,此地不可久留。”解下罗袜相赠,挥泪送别。书生凄然而出,怅然若失,恋恋不忍归,路过朱府,上前叩门,朱生赤足出迎,少女亦起,云鬓蓬松,惊问缘故,书生惆怅许久,始才转述九娘言语。少女道:“即便姐姐不说,我也是这般思量。此非人世,还是远走为妙。”于是相对哭泣,书生洒泪而别。

回到住处,书生辗转难眠,次日天明,欲寻九娘坟墓,临走时偏偏忘记询问标记,只得作罢。入夜再去,四周千坟累累,竟迷路径,叹恨而返。打开罗袜凝视,见风粉碎,腐如灰烬,无奈下整装东归,半载不能释怀。

后来,书生念念不忘九娘,前往济南郊外探访,抵达时,天色已晚,将车马停靠寺院,独步前往坟地。只见荒冢连绵,荆棘丛生,鬼火跳荡,群狐嘶鸣,心中惴惴,失望而归。

书生心情失落,骑马返乡,东行里许,遥见一女郎,独行坟墓间。神情体态,酷似九娘。挥鞭上前,果真是她。下马搭讪,九娘若不相识,转身便走。再三逼近,九娘脸色不悦,颇有怒气,举袖遮面。书生连呼姓名,九娘置若罔闻,湮然而灭。

第一百四十五回 促织

宣德年间,宫中流行斗蟋蟀,每年自民间征集促织。此物非陕西盛产,某华阴县令欲巴结上司,进献一头蟋蟀,一番试斗,一战成名。上司大喜,责令年年进贡。县令将任务推给里正。市中无赖,纷纷捕捉蟋蟀,以笼豢养,哄抬价格,奇货可居。乡里衙役狡猾奸诈,借机敛财,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蟋蟀,常导致数户居民倾家荡产。

成名,县城童生,性格木讷,屡试不中,为衙役戏弄,担任里正,百般计谋,不得托身。数月之间,家产折腾一空。又赶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愿勒索百姓,自己却无钱赔偿,烦闷欲死。妻子道:“死有何益?不如自行搜索,万一找到良种蟋蟀,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成名深以为然,早出晚归,提竹筒,挎丝笼,出没于断墙丛草之间,探石挖穴,办法用尽,仍是一无所获。偶尔捕捉三两头蟋蟀,瘦弱劣质,不堪大用。县令限期追逼,十余天后,成名未能交差,挨了一百棍棒,双腿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卧床休养,欲捉虫而不能。辗转床头,只想自尽。

村中来一驼背巫婆,善于占卜。成妻前去问卦,只见人流如潮,红衣少女,白发婆婆,填塞门户。入其舎,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案。问卦者焚香于鼎,伏地跪拜。巫婆一旁代为祈祷,嘴唇翕动,念念有词,却不知说些什么,众信徒恭敬站立,侧耳聆听。少间,帘内掷出纸张,内容预测吉凶,丝毫不爽。

成妻献上铜钱,焚香跪拜,俄顷,帘动,片纸抛落。捡起来一看,非字而画,画中一幅图像:一座殿阁,类似寺院;殿后小山下,怪石乱卧,荆棘密布,一只青麻头蟋蟀藏于其中;旁边一只癞蛤蟆,若将跳舞。

成妻目睹画像,不解其意,心想“画中蟋蟀,隐隐说中心事。”将图画叠卷收好,带回家中,请丈夫指点。成名乍见画中景致,寻思“难道是上苍垂怜,叫我去野外猎虫?”细看宫殿位置,与村东大佛寺极为相似。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