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200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个计划没有问题,吴哥王朝自顾不暇,根本照顾不到边境这边,何况桑森泰身边还有两千士卒,足以拱卫他出海。

狗儿对此无所谓。

就希望你跑去满剌加,这样大明才有理由对满剌加出兵。

但摩诃黛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她作为澜沧“武则天”的魄力,立即派出她的心腹,不分日夜的追击,最终将两个兄弟和她的父亲斩于马下。

够狠!

狗儿对此还是无所谓。

大明已经露出獠牙,要打满剌加,要不要出兵理由都无所谓了。

除吴哥和满剌加,整个东南亚都在大明雄师之下。

而这两个国家也是时间问题。

大明这个巨人开始咆哮,而世界诸国也在大明这个巨人的脚下颤抖。

威加海内。

大明无敌!

出兵吴哥!

中南半岛的战事取得阶段性的大胜,接下来就看陛下如何对吴哥,是趁着雄霸在吴哥境内搅得天翻地覆的良机出兵入境,还是等雄霸水落石出之后再去捡落地桃子。

都需要朱棣的裁定。

明儿个就要出发去长平布政司,黄昏正在家里陪孩子读书念书,早上吴与弼之前来过一趟,说秋闱发挥的不好,有可能无法一甲中第。

黄昏安抚了他许久,迅速启动备用计划。

既然不能在秋闱一甲中第,那么就需要去翰林院那边打磨名声——要推广字典,靠官府力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儒出来带头。

现在吴与弼可能拿不到一甲,那就只有折衷,让吴与弼在翰林院那边多拉一些人才来一起推广字典,不过这也有个问题。

翰林院那边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人。

现在都科举进士,根本没机会去翰林院就被任职到地方去了,尤其是今年打下澜沧、占城和大城后,连同进士都被委以重任。

所以黄昏明日出发之前还得去找一下朱棣,让他无论如何,得把吴与弼留在翰林院。

不能让吴与弼的时间被地方政务浪费。

好钢用在刀刃上。

吴与弼这样的教育大家,就该操刀教育改革的事情。

然而不用等到明日。

刚吃了午饭,皇宫那边老人宣召黄昏,也宣召了今儿个休憩的内阁辅臣吴浦,说陛下有要事召集诸位臣公商议。

黄昏和吴浦急忙换了衣服赶赴乾清殿。

走进午门,接连遇见好些人,六部尚书以及诸多侍郎,五军都督府的在京高官,内阁诸位辅臣。

这架势让所有人都心里一沉。

这可比小朝会还隆重。

难道是发生了涉及到国家涉及根本的大事,否则哪需要这么多人来议事。

众人进殿行礼。

朱棣坐在御书桌后,神情寻常,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将手中一本从中南半岛传回来的章折丢到众人面前,“看看吧,狗儿、徐辉祖、沐晟、李景隆联名写的一封奏折,询问是否要出兵吴哥境内。”

兵部尚书金忠几乎是不假思索,“陛下,微臣以为,我大明雄师连番征战,又在异国他乡经年累月,早以上困乏之师,如今虽然大胜之后,将士们必然懈怠了下来,此刻军心不齐,贸然再出兵吴哥境内的话,只怕会遭遇挫折。”

这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出征中南半岛的数十万大军,已在外一年多了,打下澜沧、占城和大城后,将士们肯定思念故乡,这个时候你还让他们去打吴哥,只会无心恋战。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道理是对是错,要看人怎么说,站在什么角度来说。

五军都督府一位都督佥事出列,反对金忠说道:“微臣认为金尚书之言并非全然如此,诚然,我大明雄师是远征之师,但这一年多,后勤补给从未中断,将士们也只是远征一年多,比起你们读书人口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区区一年多时间,真算不得什么,而现在大军刚刚打下澜沧、占城和大城,军心正盛之时,不打吴哥更待何时,更何况吴哥境内现在一团乱麻,若是不趁机出兵,等吴哥平定了雄霸之乱,咱们再要打吴哥,岂非要付出更多儿郎血。”

礼部尚书又站出来反对。

然后……兵部的一位侍郎却和金忠做对,支持五军都督府。

一时间乾清殿热闹非凡。

大多文人读书的大臣,都支持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再出兵吴哥,而武将包括兵部那位侍郎,则是清一色的支持继续进击吴哥。

内阁辅臣也参与到了其中。

没办法,随着人手紧缺,哪怕朱棣再不愿意,也不得不上内阁辅臣去六部权兼职责,当然,尚书位置不可能让内阁辅臣权兼,最高能权兼到侍郎。

比如黄淮,就权兼工部右侍郎。

但也极少。

大部分还是权兼同品级的官职。

像吴浦就权兼吏部文选清吏司的郎中,正五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