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81章(1 / 2)

加入书签

会稽郡,薛郡两地的黔首的确因为秦始皇和赢今歌的‘入驻’而好过了许多,一开始是先建造了晒盐场,录用了一批工人,差不多是在每家每户的挑选。

而且还不能有大奸大恶,犯过罪的人,黔首们冲着那高工价去的,听说,咸阳那边也就10枚秦半两一天而已,我们这里可是12枚秦半两一天!

那不得赶紧去的,生怕被人捡了便宜。

没被选上的黔首失望至极,可谁知道,华安公主派来的管事说,他们招收工人,同样也是12秦半两一天。

兴奋,我们比咸阳城的黔首过得还要好了???

事实上……咸阳城的工人也已经涨价了,而且,除了工钱外,每年还有年礼和年终奖,再加上平时公主高兴时下发的奖金……

咳咳,这些,他们心知肚明就好!

只知道,工钱为12枚秦半两一天,多干几天,都能买一石粮食了!必须去!选我选我!

修建工坊时雇佣了人,有专门收购鱼,虾,海带的工坊,又有专门腌制它们的工坊,还不止一家。

养猪场,养鸡鸭鹅的工坊也一并向他们郡县落成,肉食是消耗品,吃了就没了。

所以,根本无需嫌多,除此之外,鸭绒和鹅绒也收购起来,建造工坊,专门负责分类,清洗,绒毛用于制作羽绒服,鹅绒被等,较为坚硬的羽毛制作成羽毛笔……

此外,在郡与郡的大道上,修建了一条特地通往工坊的道路。

工价不低,大家不是当工人,就是去打鱼来卖。

确保一家一户最起码有一名工人,勉强维持生计,那负责带路的楚人,还挖到了在山上‘隐居’的小部落。

下山干活,工钱日结,还能去商铺里购买来自大秦的新奇玩意儿。

“听说了吗?上面打算给我们这里修建学堂,让孩子去读书,等读成出来,能当个小管事儿呢!”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我娘家的侄子的表兄,就在隔壁九江郡,离咱这儿不是很远的隔壁县城啊,读书优秀的,还能推举去咸阳呢!”

“啥?去咸阳?为什么?”

“这不是华安公主的学堂吗?能去咸阳学习几年,就能考咸阳学宫了,从咸阳学宫出来直接当官呢!”

“什么?还能当官?这,这,这,我家孩子怎么才能进学堂啊?有什么条件啊?”

“听说,要背熟那本什么《始皇语录》,可难着呢!就像前几年咱们背那秦律一样。”

一个个在互相传播, “诺,我亲戚家有个工人特别勤奋能干,都被奖励了本语录,哎哟,他家孩子就幸福了,指不定到时候一开学堂,就能考进去了。”

“可,这束脩我们也给不起啊!”愁眉苦脸,钱不够,供养不起呢!

“不用给钱的,都说是赏赐了!”

“什么?不用给钱?那不行,我家孩子也要考进去!什么语录来着?”

从长沙郡,九江郡到会稽郡,薛郡,都打算建立学堂。

赢今歌表示, “阿父,我们是有钱,但没那么多老师啊啊!”

“不难,你之前不是培育了不少学生吗?调过去就是了。”秦始皇很相信赢今歌的能力,如果这点儿都做不好,还当什么秦二世?

“的确,我在内史郡的几个县城,南阳郡和三川郡都设立了学堂,只教导过一两年,恐怕不够用吧?”

包括南莲前往的北地郡,陇西郡也开设了学堂,在这方面,赢今歌耗费了不少资金。

除了那本《始皇语录》外,学习的课程都与她公主府名下的学堂差不多,还有王成专门教育过的那些学生,对华安公主可忠诚着呢。

自然也孜孜不倦的将自己这个思想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可时间毕竟太短……

“不急,总要给予他们学习秦话与背书的时间。”秦始皇一点儿也不担心,等过一两年啊,就可以了。

“今歌,莫要忘了我们老秦人的旧土之地,巴蜀二郡也位于我大秦南端。”秦始皇提醒了一句。

整个大秦,北地与陇西二郡,已经在发展起来,不管是养猪还是鸡鸭鹅,又或者是学堂,造纸工坊,高产粮食,皆有。

更别提是内含咸阳的内史郡,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今歌的绝大多数产业,特别是暴利产业,都在内史郡。

汉中郡接连着内史郡,有些工坊都已经跨越到他们郡县去了,再加上来往便利,商贩走动快。

唯有巴蜀……

“阿父,这不是刚起步嘛,总要因地制宜,而且,其他郡县有的,我们也给了,不是吗?”那不是种出的高产粮食,第二代三代绝大多数往巴蜀地区去了吗?

像现在的造纸工艺,都过了三四年的时光,很多地方都有纸张售卖,这不是已经在各地建立起造纸厂了嘛。

秦始皇还打算将造纸工艺高价卖出,只要数量多了,价格就肯定打下来不少。

现在各地建造学堂,需要的用纸量就高了,那些商家可以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