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68章(1 / 1)

加入书签

李危冷笑:“你真可笑。”

李危没有再跟她说什么,径直走出了公主府。

崔知繁放下马车的车帘,对宋青桐道:“这就是你想扶持的人吗?”

这人他当然知道是谁,由于李纯的原因,清河郡诸姓门阀都对他有过或多或少的关注。他被李纯养大,背后没有势力,与陈氏有姻亲,扶持他代替李纯,维护清河郡的荣耀,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宋青桐却道:“不,不是他。”

这出乎崔知繁的意料,宋青桐解释道:“以后不再会有皇帝,皇室和皇权,当然也就不会有权贵门阀。”

崔知繁活到这把年岁,什么都见过:“怎么着,他想军阀混战?”

宋青桐:“不不不,您误会了。他们要建立一个共治国,通过科举选拔出优良人才,经历层层磨砺进入国家决策中心,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崔知繁和蔼的眸光亮了一瞬,宋青桐知道他的意思,却没顺着他的想法继续:“行政,法度,军事,三方分立,但一切行驶权利都归国家决策中心所有。而能进入国家决策中心的人,必须经过政治审查,和监察院的层层审核。”

崔知繁:“他这是要灭国啊!”

古语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要翻了天了。

“你同意了?”

宋青桐见他反应过来了,闷声点头:“族中年轻一代皆是纨绔,这些年来不知做了下多少孽,早完败光祖宗基业,亏了祖宗德行,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有本事自己去挣一份功名,没本事的就是做生意,种田,也饿不死他们。”

崔知繁气得嘴唇发抖:“那朝中那些勋贵也愿意?”

宋青桐:“如今一穷二白了,朝廷还愿意分几亩薄田给他们,已是不错,难道真想饿死吗?”

崔知繁:“那各地藩王呢?”

他也知这是白问,各地藩王还在宫中未出,各地节度使军无诏更是不能入长安,根本翻不起水花来。

宋青桐:“城外有山南道节度使军看顾,下童带着人早先一步已去往江南道,布道新政,统领一干事务。”

崔知繁对他翻了个白眼,宋下童,宋青桐早年漂泊在外不学无术的儿子,没想到竟跟了楚王李危,他倒是会捡便宜。

宋青桐不语。

崔知繁忍不住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管不动这些年轻人了,也跟不上他们的思想了。

不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都是那位出身卑下的楚王想出来的?”

他倒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宋青桐:“是出身乡野的楚王妃。”

崔知繁讶然,过了许久才说道:“自古乡野出大德,没想到竟是个女子。”

宋青桐:“陈小粥也是女子,女子亦是人。”

崔知繁:“是我鄙薄了。”

宋青桐垂首一拜。

长安城的动荡并未持续太久,李危也没有非逼李纯发布退位诏书,只将她的府邸与宫中的侍从都撤除了大半,发放金银细软与田地归家,或留于教坊司学习能安身立命的技艺。

是以,整座皇宫变得空荡荡的,好似一头沉睡的猛兽,雄伟而壮丽。

沈芜的着装朴素而整洁,与这座宫殿看上去格格不入,而她气质清正又压过这雄伟壮丽一头,入得日常议事的西花厅,众人都对她行礼。沈芜回礼后,笑眯眯地道:“日后各位都是同志,意为志同道合者,一同掌管国家枢要,为国家,为生活在这个国家上的人,谋福祉,办实事,还请各位谨记初心。”

李危领着其他八人应了她的话。

自此,大周一改旧日腐朽,引来新的气象。

这些官员都是沈芜从多方考察,层层筛选而来的,有的是在地方上的,有的曾是世家公子,有的做过将军上过战场,有的是精通商贾通晓经济,有的对农业土地农民等事务十分熟稔……都是各方人才,而第一次商议的事,便是科举。

科举是教育,教育是国之根本,要将女子也纳入教育,要增设工科等更多元的学科,要分科考试等等。

要改革的地方很多,一次也讨论不完。

等几人终于拿出一张草案来,已是三日后。

沈芜坐在交椅上,长长地伸了个懒腰,舒畅地喟叹出声。

李危却有些烦恼:“形式上的改变能坚持多久?”

“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沈芜站起身走至门口,背着手,同他一起看初升的太阳,“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才能更加符合当下的需求,百姓亦在成长。”

他们又一起熬过了一个通宵,新的东西总让人容易忘我,她很期待,在她活在这个世上的余下年月,能看到更多的变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