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531 西城小学第四分校(1 / 2)

加入书签

“本地庠序,迥异齐鲁啊。”

从李解那里拿到了承诺,而且是落字成文的承诺,齐国官商立刻开始了考察。对于李解的个人信用,齐国商人是相当信任的,多年以来的接触,齐国的地方官商集团,都认为李解治下的地盘,都是政商环境良好,尤其最重要的一点,稳定。

虽说社会的动荡,对官商集团来说也能发财,但这种发财没有什么意义,一锤子买卖,压榨底层哪怕到极致,二两的骨头,它能出三两的油吗?

只是碰上了“国难财”,该发的时候也会发,你不去捡便宜,别人也会去捡。

这也让齐国的新生代,极为的无节操,为了利益,连在为几十年的国君也敢怼,而且不是敢不敢的问题,是有这样的实力。

考察淮中城的目的,并非是要挑三拣四,而是要想办法融入其中,适应淮中城的生活、市场乃至官场节奏。

于这个时代的齐国精英来说,他们考察一地,从来不是以“登堂入室”来观察当地的社会生态,而是“以小见大”,从细微入手。

教化,是齐国地方官商集团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想要做一个合格的商人,你可以一字不识,但不能没有学习。

宝贵的经验,同样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之外,个体的接受教育,同样也是学习。

整个齐国出来闯荡的知名豪商,无一例外,都是能够闻达于诸侯之间的策论高手。

一些中小型国家的国君在施政的时候,往往会请一些“顾问”,其中齐国商人占据的比例,那是相当的高。

老牌霸主的底蕴,绝对是深入到了细微之处。

“夫子以为如何?”

淮中城的城内道路非常平整,一辆新式的马车上,一对老父子正在随意查看,过了两个街区,就会有一个规模在五十人左右的“小学”。

这在齐国的都邑之中,乡大夫掌管的基础教育机构“庠”,也就是这样的规模。

但齐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大国,底蕴深厚,积攒了一百多年,才有丰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可以接受教育的小有产家庭。

淮中城的前身是什么,齐国人很清楚,一百多年前,本地还是州来国,就是个破落地,天子动不动就派人过来唾弃的地方。

后来归了楚国,但也没有好好经营,只是当做军事桥头堡,为了震慑淮水两岸的菜鸡。

再后来,吴楚争霸,本地成为了战场,一片废墟之上,才有了楚国的重新治理。

真正李解经手的统治时期,短得可怜。

可正式因为短,才更加让齐国官商感觉震惊。

秩序恢复得很快,生产恢复得很快,民间经济活动恢复得也很快。

在配给制之外,底层的易货交易非常频繁,主要就是淮中城的高中低阶层,和周围的国家、野人、夷人、荆蛮进行交易。

各种物资都有,有着制度健全的交易市场和物流中转中心,还有各方都相当满意的市场公平裁判。

从阴乡流传过来的“公平秤”,更是让齐国人觉得淮中城是有长期经营本地的决心。

否则要是捞一票就走的话,完全没有必要理会这些底层的苦恼。

“本地里巷并不富庶,庠序靡费极高,淮中乡民,如何能够承担进学之资?”

老夫子疑惑地拂须发问,按照淮中城的规模,这是一大笔开支。不管是对地方政府还是对本地家庭,都可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何不择一小学询问?”

“善。”

老者点了点头,便让儿子驱车前往一所临近的小学。

两个街区,一个小学,很微妙的安排。

每个小学的规模都不大,似乎就是五十人左右。

只是老者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些奇怪:“东城庠序,似是有二百人以上者,其中不同……何解?”

“东城富庶?”

“岂有富庶拥挤,贫困宽敞之说?”

指了指小学,光建筑面积的利用率来讲,显然应该是越穷的地方越拥挤,把大量的贫困人家子弟集中在一起教学,节省地盘不说,还节省教学资源。

有钱的地方,才应该开小灶啊。

“这……”

父子二人也没有搞明白,来了淮中城,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需要一两个月的适应,刚来的时候,带着翻译也还好,时间久了,就能甩开翻译,自己去走马观花,看到的也就更加真实。

到了一处小学门口,父子二人抬头望去,小学名字叫“西城小学第四分校”。

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一户人家,只是这户人家前有庭后有院,面积比较大。

学校围墙的墙基是夯土,但墙面是篱笆,没有糊泥巴,反而是竹棍木杆上缠绕着大量枯败的栝楼藤蔓。

门口设有岗亭,门子在其中发着懒劲,岗亭之外,一只煤炉正燃着,上头架着水壶,冒着烟气热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