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330节(2 / 3)

加入书签

昭公陵说过,项王后裔不会在整个汉王朝出现,直到天命终结才会询问项王后裔是否要出世。

当初项王后裔能进昭城是凭借着灭秦大功,对洛氏来说,这是无上的大功德,所以洛氏愿意庇护项氏极久。

赵氏在岭南开拓同样是大功德,洛氏会庇佑每一个具有大功德的人,这才是我孜孜不倦想要的东西,一个家族得以免除覆灭的机会。”

王太孙闻言若有所思道:“祖父,孙儿明白了,但家族的覆灭从何而来呢?

我们赵氏已经彻底在岭南之地站稳了脚跟,不再担心那些源源不断的蛮夷进攻。”

赵佗有些难以置信自己的这个孙子竟然愚蠢的到这个地步,王太孙在赵佗凌厉的眼神之下,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赵佗这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谁和你说是蛮夷了。

岭南国最后一定是会被汉廷所兼并,化作郡国的,就像是中原的土地一样。

你以为这些年朝廷不断的修建运河和沟渠,修建直道是单纯的为了便于输送人口吗?

你难道没发现从中原来到岭南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吗?

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从中原而来的军队能够短时间之内就到达这里!

封在这里的列侯,难道仅仅是为了看管那些中原而来的罪人吗?

那是朝廷的试点,要在这里执行中原的政策,以我来看,第一步就是化为内藩诸侯王,然后开始推恩,分为列侯国,彻底和中原相同。”

赵佗一口气就将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说了出来,王太孙闻言大惊失色,不断的呢喃道:“怎么会如此呢?这可怎么办啊?”

他的表现让赵佗甚至升起了换掉这个继承人的想法,没好气道:“有什么可担心的,赵氏已经在这里富贵了数十年,看看当初那些风光的诸侯王们,哪一个有赵氏这样的风光和富贵。

只要赵氏不找事,不要妄图挑衅中央朝廷,再富贵数十上百年不成问题,就算是一步步成为列侯,那也是权贵人家,而且还有最后的退路,有什么可怕的。”

赵佗已经彻底失望,准备换掉这个孙子的继承人位置,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必须要当机立断。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做,就直接病倒了,在岭南这种地方病倒,基本上就算是一只脚踏进了阎王殿,赵佗同样不例外,这位相当长寿的诸侯王,终于还是死在了洛陵的前面。

没能成为同时代最长寿的那个人,按照之前赵氏和洛氏之间的约定,赵佗的灵枢在岭南国安顿之后,就要运到昭城安葬,所以就有了开头的那一行前往昭城的人马。

另外还有一队人马前往了长安城,向长安朝廷汇报岭南王的死讯,同时要朝廷给赵佗上谥号,外藩的诸侯王,但同样是天子的臣子。

这是应当有的东西!

————

昭城是中原的商业中心之一,是毋庸置疑的文化中心,它还有许多的头衔,但是其中有一项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影响整个政治局势发展的,那就是政治庇护中心!

昭城庇护了许多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包括争夺天下失败的诸侯,遭受皇室追杀的大臣,一旦他们进入昭城,一切的进攻都会停止,代价则是终生不能离开,抛弃作为社会人的一切,只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昭城百姓。

但昭城的庇护并不是无限的,洛氏有自己的标准,只有那些为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才能进入,这深刻的影响了古代王朝那些王侯将相的政治选择,并由此深刻的影响了整个文明的选择。——《洛文化》

上长安,禀素王!

岭南王赵佗的死对汉廷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岭南国不仅是外藩诸侯国,而且距离朝廷还天高皇帝远,不过赵佗的死却让许多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昭城。

尤其是赵佗的灵柩被运往了昭城,这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却做不到的。

还有那位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昭公,再次让所有人回想了起来,然后在心中感叹道:昭公,您可真是能活啊。

昔年洛国破灭的时候,洛陵距离加冠就不远了,然后他在昭城待了十数年,出山灭秦,直到如今,已经一百多岁了,他是如今世上唯一一个见过秦政、项羽、刘邦这三人的人。

从列国时代一路走来,简直就像是活化石一般,再搭配上种种传说,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刘彻在长乐宫中有些闷闷不乐,他是个喜欢乾纲独断的皇帝,所以洛陵的威势自然让他有些不舒服,但是他又不是那种没脑子的独夫,他是很明白不应该和洛陵这样的人间之神闹掰的,而且刘彻现在非常期待一件事的发生,那就是洛陵这位现世的神灵到底会不会死呢?

“陛下,关于岭南王的谥号,这是朝臣们商议好的。”

近侍将一份奏折递了上来,刘彻展开一看,一个是“辟土兼国曰桓、壮而有力曰桓”,一个是“胜敌志强曰庄、屡征杀伐曰庄”,都是偏向武功方面的上谥,是对赵佗在岭南开拓诸夏的赞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