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节(2 / 3)
要护卫大汉的社稷,难道您忍心看着大汉的国势就这样衰落下去吗?”
洛无疾闻言道:“安阳侯可还记得孝鼎皇帝南征失败后,你来到昭城的事吗?”
安阳侯韩林当然记得,孝鼎皇帝经过失败之后没了心气,不愿意打仗,但是天下的人情裹挟太严重,当时他还来昭城诉苦,最后被洛无疾劝走。
韩林苦笑道:“您说的是对的,西南夷之战平定,人情宣泄之后,我就不支持一直连开大战了。
但根本停不下来,您也知道,五年前我因为上书请求停战,从长安被赶回了封地,早知今日,还不如孝鼎皇帝龟缩为好。”
洛无疾摇摇头道:“你还是不懂,天子这些年打的仗都是有必要的。
叛乱不能不平定,疆土不能不守卫,我的次子在西域连开战事,天子这些年平定四夷叛乱的战争,家族一直都鼎力支持。
有的仗不能不打,有的血不能不流,这是子孙万代的基业。
你们这些人的错误就在于,认不清一个人,他即位不久,因为胶东王的事情就杀死了一些百姓。
那个时候你们就该知道,他这个人的度量是不够大的。
结果为了让天子不断的投入在战争之中,你们给予了他太多不该有的赞美,滋长了他的骄纵之气。
十数年来,你想想看,他刚刚成为天子的时候,难道就像是现在这样,敢于直接杀死那么多博士和贵族吗?
你能及时醒悟,还算是好的,现在长安城中还有大量的贵族在为天子叫好呢。”
韩林苦笑道:“您说的是对的。
但是一切都有些晚了。
形势到了这个时候,天下之间唯有您出面,才能号召天下群雄,甚至规劝皇帝改过自新了。”
作为上个时代唯一的残留,皇帝之外,唯一位在丞相之上的人,洛无疾是韩林所能够想到的唯一一个能改变皇帝意志的人。
洛氏众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在安阳侯心中,洛无疾竟然比一个威望卓著的天子还要强大。
这不是一件好事!
洛无疾望了韩林一眼,仿佛见到了家族的气运在慢慢流逝,他缓缓说道:“你可能要失望了,我不能离开昭城。”
一旦离开昭城,立刻就会死去。
这是洛无疾没有说出的后半句话,他接着说道:“安阳侯,你又犯了一个错误。”
听到洛无疾拒绝,韩林有些绝望,然后就听到洛无疾所言,有些懵逼的抬起头,他是洛无疾的晚辈,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两家之间的政治关系,还是血缘之上,他都是晚辈。
所以洛无疾对他说话就像是对子侄,随意道:“在大汉朝,可以出现一个比汉朝皇帝还要强势的势力或者集团。
但不应该出现一个比皇帝还要强势的臣子,阴阳有序,四时有季,以下克上,是毁灭之道。
除非他是摄政,就像是洛文王一般!
安阳侯,你明白了吗?”韩林不是蠢人,他明白了,脸色变得煞白。
吕侯吕产见状摇了摇头,安阳侯家的底蕴还是太浅,根本就不了解洛氏。
劝皇帝?
在所有人看来那都是威逼,强迫一个皇帝接受自己的意见,在所有人都是不可想象的。
最可怕的是,洛无疾去劝能不能成功?
能!
因为他的力量的确是比皇帝要强,但正因为此才不能前往,就像是昔年昭圣王一样,收敛自己的威望是一种智慧。
洛无疾可以用这份威望做无数的事情,但唯有威逼皇帝是不行的,这实在是太犯忌讳了。
天下人对洛氏有无数的期盼,但没有欺凌主君这一条!
洛无疾去就是欺凌主君,一只老虎和一只小猫说,你不要做什么?
小猫能不听吗?
若是洛无疾薨逝,洛盛去规劝皇帝,那才叫劝谏。
因为洛盛没有洛无疾那样的威望,他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洛氏家主的身份。
“大公!”
吕产打断了室中的沉默,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吕产认为和洛氏打交道,还是得我吕氏来,你们韩氏和霍氏,都不太行,他望了望旁边的韩林,心中暗道:“安阳侯啊,看好了,我只演示一遍!”
韩林跪坐在旁边望着突然出声的吕产,只见吕产脸上带着淡淡的忧虑说道:“大公啊。
冰冻三尺,不是因为一天的寒冰所导致的,这是世人所知道的,那三尺坚冰,难道就会一日之间融化吗?
想必是不可能的。
皇帝的独夫之心是十数年来一点点增长起来的,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又会是何其的艰难呢?
天下的重量,就在于皇帝啊。
皇帝生气,九州天下就要刮起狂风骤雨,皇帝愤怒,九州天下就要闪烁雷霆闪电,他的一道诏令能够让西域、让辽东、让岭南的贵族和百姓家破人亡,这就是皇帝啊。
放任一个独夫坐在这个位置上,难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