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482节(2 / 2)

加入书签

有才能。

杀死这些人,难道陛下以为剩下的士人会如何呢?

汲汲于钻营的会放声大笑,没有了这些正直的士人,蝇营狗苟之辈就能登上大雅之堂。

寄希望于朝廷的会心如死灰,彻底失去对朝廷的期待。

放开士人禁锢,选拔正直优良的士人担任公卿及郡县守长。

刻印经书教导寒门。

贬斥无能贪暴的宦官。

提拔那些品德良好、卓有才能的宦官作为常侍沟通内外。”

洛川的这一番上书甚至都不算是改革,因为改革是陷入困境之后作出的改变,而洛川现在想要做的,只是停止乱象。

如果把汉帝国比喻成一辆正在走下坡路的汽车,那皇帝现在的举动就是在这辆车上狠狠的踩油门,他什么都不做,汉帝国的国祚还会长一点。

士人和豪强的联盟在侵蚀大汉的根基,但士人何其多也?

蝇营狗苟之辈如繁星般,但同样以天下为己任、心怀理想的士人同样不知凡几。

皇帝根本不必那么悲观,将天下士人一棒子打死,认为所有人都为自己的一己私利。

这就像是姬昭前世论坛中有一个明朝经典悖论——“第一,科举制打开了底层上升的通道,科举制是最先进的制度,远远超过那些依靠血统的制度。

第二,科举制度培养了大批文官。

第三,明朝文官集团完全就是祸国的蛀虫,文官皆可杀,明朝就是被文官祸害的。

第四,什么方法能彻底打败文官集团?

第五,取消科举制,任用宦官这些皇帝亲信,以及勋贵、宗亲这些通过血统传承的贵族。”

到了第五之后,又会转回第一,又开始了新一轮,姬昭觉得纯纯有病。

这就是典型的二极管脑子。

洛川的上书,让天下震动。

洛川这封信实际上不算是偏袒,没有歧视宦官,没说直接不让所有的宦官干政,说的是让皇帝挑选一些品德良好、有才能的宦官。

但是皇帝很是愤怒,因为他感觉到洛川这次说的对。

问题是洛川对了,那不就证明他错了?

皇帝怎么能错呢?

于是他没有多加思考,下旨斥责洛川,还削了英侯国的户数,来证明自己的愤怒。

————

帝既令锢,天下言者或流或杀,公卿噤声,各保其位,独川奋然,上书言阉宦之弊,曰:“皇帝不为,天下为之,时权移属寮,悔之晚矣。”

帝愤然,削英侯户三百,罚禄米两千石,川愈激昂,为士人辩。

天下士人十万,及诸郡列国,皆语曰:“独抗帝言,不畏强御,天下楷模洛子川!”——《后汉书·洛英侯世家》

党锢之祸终结

在先汉时代,贵族和士人实力很强,但在后汉,只有外戚才能和宦官打的有来有回,士人的一切抗争都会以失败告终。

在皇帝下达了指斥自己的谕令,表露出毫不悔改的态度之后,洛川就知道大汉要完。

英侯府中,一群士人正跪坐着,年龄各不相同,一片愁云惨淡。

皇帝赦免死罪,仅仅禁锢这些士人的政治前途,曾经逃走的士人都可以回乡了。

这些士人直接拱手至地,然后头也至地,竟然对洛川行了三叩九拜中,最隆重的稽首拜礼,这是只有大典时,臣子拜见君王时,才会行的礼节。

洛川自然是连忙阻止,但就连最古板的儒家士人都坚持行完礼。

“子川公,若无您的庇佑,恐怕老朽和众子弟以及诸位士人都要死在宦官手中了。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