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519节(2 / 3)

加入书签

交手有些遗憾,但是汉廷勤王诸侯不敢应战,这对士气又是一重打击。

洛霄策马回到中军,前锋已经开始互相推进,双方的士卒举着盾牌,盾牌后面是弓箭手,一路推进到弓弩的范围之中,弓箭手开始抛射,军官一层层指挥着士卒不断顶着箭雨高举盾牌上前。

在大型会战之中,阵型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东西,阵型越乱遭受的损失就越大。

刚一交手,皇甫嵩就能感受到太平军比他想象的要精锐的多,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张角统兵能力强,这是太平军的组织度非常高所天然带来的秩序。

一轮轮的箭雨不断向着敌阵后排射去,因为前排现在已经接触到了一起,并没有直接陷入乱战之中,依旧是一排排的向前进攻,每五到十人集结成一个小队,一同进攻。

谁先打乱对方的阵线,就能赢得这一营的胜利,进而对整个战场局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最终的胜负。

为什么可以统兵的大将有时候比画策的谋士更加重要,因为谋士的计策能否成行是有许多因素在的,最终一切都要落在统兵大将身上。

一场正面的会战能不能获胜,战场之上无数繁杂的信息,什么时候应该下达什么指令,形势有没有紧急到需要使用预备队,主攻的方向,能不能扛住巨大的压力执行自己的战略,什么时候应当变通。

这都是战场统帅需要考虑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谋士基本上就提供不了多少帮助了。

当然顶级兵权谋的统帅基本上统兵和军略都是极高的,既是统兵大将,又是画策的谋士。

指挥是一种艺术,当年面对非人的项羽,只有韩信是唯一能够通过自己的指挥,克制住他冲阵的。

洛霄沉稳的调度着每一营士卒,组成可以撕裂汉军的阵型,战场之中很是激烈,但是双方的中军都比较沉稳,这么打下去是根本不可能分得出胜负的。

但即便是如此,洛霄给勤王诸侯带来的震撼也已经很大,因为在各营战将方面,太平军是不如勤王军的。

虽然关羽等人都不出手,但勤王军依旧是战将如林。

在洛霄手中不值一提的将领,面对其他人时却是如同杀神的猛将。

这就是朝廷的底蕴所在,皇甫嵩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因为他很清楚朝廷一旦发力到底有多强,就算是这数十万大军打空,他都能带着皇帝和公卿往长安逃,然后再征召数十万大军继续和太平军打。

仅仅三河之地能冲阵的猛将就不计其数,那冀州河北之地,又有多少汉家儿郎能冲阵呢?

那些豪强士族,在当地的权势不弱于朝廷,这固然是削弱了朝廷的权力,但好处就在于,这些人手中都有一批绝不逊色于朝廷公卿的人才。

朝廷不征辟这些人,但这些人可以在州郡乃至于县中任职,也算是进入了大汉官员体系中。

这些人虽然平日里和朝廷不对付,但是只要朝廷愿意伸出橄榄枝,这些人绝对立刻站在朝廷这一边。

谋臣如雨,战将千员,绝不是说说而已,太平军虽然发展迅速,但猛将也不过就是这些渠帅而已,怎么能和大汉对抗。

太平军想要取胜,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战胜中央朝廷就足以,而是要胜过这天下绝大多数的人才。

这谁能做到?

洛霄自然不知道皇甫嵩心中所想,但是他却用实际行动来告诉皇甫嵩,这天下的确是没人能一人胜过天下,但我不需要胜过天下。

随着双方交战愈发激烈,互相之间都有阵型开始混乱奔溃的营,一个个破绽出现在了双方统帅的眼中。

双方的骑兵都开始渐渐跑动迂回起来,洛霄全副武装,戴上了面甲,韩武穆与项王到底谁天下无敌,一直都有争论,那韩武穆加项王呢?

奋勇而为天下先!

洛霄手持马槊,身骑墨麒麟,他身形高大,身着战甲,甲胄之上血迹斑斑,带着浓重的煞气,策马而过,风雷皆动,马槊一扬,锋芒毕露。

凡是挡在他面前的,人马俱亡,宛如战神一般轻而易举的撕开了汉军的阵线,一列列士卒不断被抽调过来堵住缺口。

皇甫嵩的目的很简单,所谓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所以击败兵形势的关键就在于,不能让兵形势者的速度起来,不能让兵形势者有更多的选择。

打呆仗、结呆营、用精兵、稳阵线,这就是获胜的不二法门。

于是皇甫嵩想要用重步兵围攻洛霄,而且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正面结阵,稳步推进,最大限度的使朝廷一方兵多将广的优势发挥出来。

若是洛霄冲阵所率领的,仅仅是数百或者数千精锐,或许在这样的针对之下真的会无功而返。

但可惜啊!

洛霄纵然是冲阵都能完美控制数万士卒。

项羽善于抓住一闪而过的战机,打崩敌人,没有破绽时可以强行打出破绽。

韩信擅长多备预备役,使阵线永远不崩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