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742节(2 / 3)

加入书签

族志的法门,氏族志毕竟不是世卿世禄制度,这是一种规范的选官制度。

洛希认为这种选官制度目前看来,在提拔底层人才上,比后汉的察举制强,不如先汉的察举制,但如果修改一番,或者由洛氏扩大范围,未必不能为楚国选材,甚至成为天下通行的选官方法。

即便洛豫之从辽东而来,他也不曾到宫中见,而是在自己府中备好筵席,等洛豫之在宫中饮宴完毕后,再到府中。

等到神色间有些疲惫的洛豫之来到洛希府中后,强行振作精神行礼道:“兄长安好。”

洛希望着洛豫之五官明朗,却略带着黝黑粗粝的皮肤,有些怔怔出神,他颤抖着问道:“豫之,族人都如同你这般吗?”

洛豫之望着眼前的洛希,面如冠玉,浑身的风流之气,和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在辽东和江东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他摸了摸头笑道:“兄长,我是因为练武和参与渔猎队才会如此,大多数族人保护严密都还好。”

洛希拉着洛豫之走进庭中,轻声问道:“皇帝你见过了,如何?”

洛豫之也不避讳,直接说道:“楚国接壤的是汉国,如果是燕国,现在在建业欣赏江东风华的应该是慕容承光,楚帝的脑袋应当已经沉在滚滚长江中了。”

这颇为犀利的一句让洛希顿时笑出声,笑罢后,他悠悠说道:“纵然不与燕国接壤,我看楚国的社稷也不会长远,若非楚帝不喜欢折腾,没有百姓反他,朝堂上的王公大臣早就无法忍受他了。

现在这个天下,帝位更迭,简直可比邦周春秋时,等陆逊一死,楚国恐怕就要大变。”

曹魏代汉,这算是帝位更迭,现在曹魏内部不稳,燕国不用说,完全是曹操第二,唯一的区别是,燕国有胡人习气,燕氏不行,慕容氏上位也算是合理,曹魏不敢用刘氏宗亲,慕容氏就算是上位后,也会继续用燕氏皇族的人,这算是文化不同。

楚国更不必说,楚氏的皇位就是推举上去的,若说天子位是受命于天,那楚氏的皇位就是受命于诸家,当初楚雄尚且是豪杰,能平衡各家,现在的楚帝,在这个大争之世,完全就是废物。

楚国诸家还想着要攻下汉国,进军中原,现在的楚氏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被废就是迟早的事。

洛希和洛豫之聊着有关于楚国皇族和各家的各种笑谈,这种态度,洛豫之立刻就知道了,他张了张嘴想要问。

洛希一直笑着的脸,笑容渐渐凝固住,忧伤无奈之色浮上他的脸庞,他轻声道:“你离开江东时,我将私兵交给你,那是我在江东所募集的丹阳兵,三千人。

一剑杀单于是不是动用了家族的底蕴神器?

只可惜楚国君臣都未曾见到,如果现场见到那一幕,我相信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那时就不是三千人,或许是三万人。”

洛豫之回道:“兄长,家主使我告知您,天命神器一剑杀单于,削了胡人许多气运。

您不必太过担心家族,在江东之地谨守,一百年,两百年,家族终将会归来,希望那时还有洛氏的子孙在人间。”

洛希听到这句话时的表情和洛原完全一样,都是震惊中夹杂着欣喜,又带着淡淡的安慰,轻声呢喃道:“家族能应付就好,能应付就好,我的子孙会一直守在江东,直到家族归来的那一日。”

洛豫之走了,带着并不满意却在意料之中的结果离开,去迎接洛氏未知的未来。

我欲将心为王战!

如今的凛冬城,已经颇有规模,依山临水而建的城池,彻底成为了洛氏的避风港,洛宫中,一众人围坐,洛豫之详细地将自己这一行的见闻全部讲出。

洛攸静静听着,当听到不愿意出兵的结果,他的脸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失落,就像是听着不相干人的事一般。

和洛氏关系比较亲近的三个国家,只有有利可图的燕国愿意出兵,汉国和楚国都沉于本国大事。

殿中众人有若有所思的,有满面愤怒的,有悲哀不已的。

待洛豫之说罢,洛攸环视众人,洛氏嫡系子弟、洛襄这样非嫡系但亲近的子弟,以及一直以来紧紧跟随洛氏的氏族。

他平静说道:“汉国、楚国、魏国皆不愿出兵,但诸位不要沮丧和愤,这是他们所该遗憾的。

我有一言愿说于诸位听,是我任十年族长而有的感悟。”

他轻咳一声,而后带着沉吟道:“纵观史籍上的所有英雄豪杰,有谁不是气运通天之人?

没有。

皆是大难不死之人。

所以我们常说一人想要成事,首要不在能,而在于运。

运势,缥缈莫测,是我们也不能观测到的,但却能大致推测出来。

大势如同湍急的水流,世上的人便是水中的鱼虾,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随波逐流,而有的人却能够逆势使惊涛拍岸。

当然,如果将时间拉到长远,最后一定会失败,因为大势是不可逆的。

但大势真的不可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