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753节(1 / 4)

加入书签

现在我等有难,需要拿你楚氏的皇位来挡灾,想必陛下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番对话竟然是发生在皇宫中,或者说是皇帝的寝宫中,一众楚国顶级的士族望着那个不过两三岁,还是个小娃娃的楚国皇帝,如是道。

那小娃娃挥着手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懵懵懂懂之间,属于他的皇位就消失了,待一行人将皇帝的口谕记下,写下一篇禅让的诏书后,而后盖上大印,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只要打开城门,迎接萧衍进城就可以了,这件事自然要交给洛有之,就连诏书也要让洛有之给萧衍带过去。

不过这些人终究还有些节操,拉着洛有之的袖筒道:“世子,我们事先言明,楚氏皇位可让,但萧衍一定要为楚氏封公,给予楚氏恩养,绝不能做那灭绝人性之事,否则我等必不与萧衍立于一片青天之下。”

洛有之郑重道:“放心,若是萧衍敢做出那等事,敢将禅让皇族杀死,我洛有之第一个反他。”

在历史上有过杀戮皇族的事,那就是秦朝皇族,但秦朝皇族是不同的,灭掉皇族的项羽没有接受秦氏的禅让,而且项羽和秦氏有大仇,为祖父报仇,天经地义,没人能够指摘。

禅让则不同,自古以来都没有杀禅让皇族的先例,无论商周都为前朝王族留下了尊贵的地位,尤其是周王朝制度化的二王三恪制度,那是文明的结晶,谁敢践踏这个先例?

————

曹爽,以父得明皇帝恩宠,托以幼子,其性颇狭,其能颇猥,位列三公而智不若一民,揽权数载,社稷几丧,幸有大运,司马狂悖,竟违洛誓,爽乃得活,常自谓曰:“吾洛神之犬矣!”其容颇得,其言颇骄,时人讥而羡之。——《魏书·诸夏侯曹列传》

洛水誓,众一心!

河图洛水,龙龟负之,羲皇而演。

河洛,天下之中,天下之重,昔三代之君,皆居河洛之间,为王者地也。

所谓,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洛水圣城,故称洛阳。

自古河洛宜居,便于诸族群中有崇高之位,这世上的城池,大多因人而兴,因国而兴,商都朝歌,何其鼎盛,一朝国灭,渐遂毁之,数千里中,多少城池经历了规制、毁灭、重建,人的贪欲和残暴会毁灭一切。

关中周兴之地、秦兴之地、汉兴之地,三朝天子皆由关中而出,王气之盛,亘古未有,然而周之丰镐,已经成为残垣一片,旧昔辉煌已雨打风吹去,秦之咸阳旧址已经狐狗愈盛,汉之长安于后汉间亦多凋敝,战乱是摧毁一切的东西,但这世上有例外。

那就是洛阳。

周武王命胞弟昭于河洛建洛阳,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威慑山东诸侯的举动,但一千四百年前,任谁也想不到,即便是得到天命的周武王,也想不到,他这位胞弟有多么的了不起,苍天所化身,天命之所在,万神之主宰,诸贤诸圣之巅。

一座城因人而兴盛,一千四百年来,那些最疯狂的悖逆之獠,或者驱赶着百姓离开这里,或者在这里杀戮,或者在这里背叛,但从没有任何人,敢放火毁掉这座城池,即便是董卓、李傕、郭汜,亦如此。

巍巍洛阳,永远屹立在伊洛交汇之所在,自城头俯瞰,伊洛之水波光粼粼,蜿蜒绕过洛阳,犹如天上银河,光落下来,素白一片。

洛阳之北,是滔滔不绝的黄河,有志于天下者,谁不想夺此之地,谁不想于洛阳戴冠冕为皇。

洛阳之外,洛水之前。

层层夯土、青石、滚木所建造的高台屹立,那高台足有三丈高,层层阶梯,俱由青石铺就,辅以滚木为凭栏,其上纹路交杂,竟有巍峨之意。

高台之下,座座草庐结起,望着颇有些寒酸,但草庐上缠绕着赤色布条,高高扬起的魏字大旗,以及皇族装饰,魏国皇帝曹芳正端坐于草庐中,他的小脸上带着强行绷出的肃穆,但极速颤动的眼睑证明他如今心中极度的紧张。

曹芳之后,沿着洛阳、洛水,伴着滔滔洛水之声,魏国禁军正一字排开,浑身上下甲胄俱全,手中持着兵刃,虽无杀气,倒也威风,曹爽有些焦急的望着远方的直道,洛呈之直直跪坐闭着眼休憩,脸上一丝表情也无。

洛阳以北,是滔滔黄河,自并州太行陉南下,渡过黄河渡口,便一路毫无阻碍直达洛阳,此刻上千燕国铁骑正乘舟船渡河而过,过河后一人三马往洛阳疾驰而来,那震天的马蹄声踏破了洛阳城外凝滞的气氛,正静坐于草庐中的魏国和洛氏贵人皆瞬间睁开眼。

但见千余铁骑奔行,而后于直道尽头停下,那齐齐踏地的声音,宛如雷霆响彻,整片大地都仿佛在震撼,魏国达官贵人见到,俱有些心惊,真是天下精锐啊。

数千战马所扬起的烟尘落下后,魏国皇室禁卫已皆抽刃出鞘,长枪锋刃前指,杀机凛然,刚刚还如同三春暖,转瞬间已经落入数九寒中,只待雪花飘落,使人震颤。

“这就是魏国的待客之道吗?朕受邀到此,魏国皇帝不出面相见吗?公子又于何处?”

燕国铁骑皆手中提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