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节(2 / 3)
到现在,他依旧没有和洛玄云拼命的勇气。
他只能让麾下的士卒去阻拦洛玄云,拖延洛玄云的速度。
但最后还是会被追上,因为养尊处优的颉利,总是会多休息一会儿,而洛玄云将这些休息的时间,用来赶路。
身边的人越少,颉利就越不敢和洛玄云拼命,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拼命的资格,就算是现在身边已经有不少人穿上了轻甲。
但他心中的那口气已经散去。
对颉利的状态,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洛玄云是最清楚的,他眼睁睁的看着颉利的反抗越来越虚弱,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这亲手抓到突厥可汗的大功,真的要落在自己手中了。
这一路上,追了多远?
一千里还是两千里?
洛玄云数都数不清,只知道太阳落下又升起,马都跑死了不仅一匹。
现在就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洛玄云手中持着马槊,指着颉利,他摘下头盔,眉心的圣痕熠熠生辉,在月色下,刺的颉利眼睛生疼,“颉利,再次介绍一次,我是大唐洛玄云,奉天子之令,抓你到长安,陛见吾皇!”
他的声音轰隆作响,颉利恍惚着数日前,洛玄云笑着对他说,“可汗,我是大唐洛玄云,奉吾皇之令,与可汗相交。”
此情此景。
颉利已经不能言语。
冬突厥,亡了!
————
唐朝灭冬突厥之战,是唐朝在建立后,第一次对外露出獠牙,李靖卓绝的军事天赋,在这一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唐用并不算太多的军队,犹如外科手术一般,干净而利落的处理掉了中原王朝自古以来最大的外部威胁之一。
当大唐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不可复制的军事奇迹时,我们这些后世的人却知道,这只是辉煌大世的开始。
……
“大唐的刀是锋锐至极的,亦是寒冷至极的,它挥出时就如同屠宰一般,干净利落的连皮带骨削下来,它回收时,锋芒的刀上只有一滴血,缓缓从刀尖滴下。一个国家就这样倒在大唐的面前,脸上唯有不甘和悔恨,但无人为它哀悼,因为从那以后已不再有人记得它。”——《唐帝国兴衰史》
天可汗!
太极殿中,李世民随意的坐在上位,神态颇有些懒散,洛玄夜直直的挺着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房玄龄在洛玄夜对面看着州县中的奏折,还有几人也都歪歪斜斜的半躺着。
李世民颇为不拘小节,和这些臣子间不仅仅是君臣,也是朋友,像他这么煞费苦心敲打功臣,发自内心的想要保存功臣富贵的君王,实在是太稀有了。
魏征当然不在这里。
他虽然是贞观最重要的臣子之一,但和李世民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和洛玄夜、房玄龄这些人不能比,就连洛玄辰也没在这里,这算是秦王府旧人的聚会。
虽然一直都说任人唯才,但李世民这种性格,对自己的老兄弟,还是有特殊照顾的。
他边看奏章边随口问洛玄夜道:“青阳,右仆射的病情怎么样了?”
李世民的功臣,普遍都比他大了十几岁乃至于二十岁,所以现在基本上已经四十多岁,身体都很是不好,右仆射就是杜如晦,已经卧床养病两个多月,让李世民觉得处理起朝政来很不顺手,他是希望杜如晦能早点回来的。
洛玄夜闻言抿了抿嘴,他和杜如晦相交十几年,不谈有多深的感情,但也算是老友,即便是一向冷面,此刻也略带感伤的说道:“前几日去见的时候,状态不太好,不过如今寒冬已经过去,希望温暖的春天能让右仆射恢复吧。”
话正说着,不等李世民回话,外间匆匆走进的宦官带着李靖的战报走进,本该密封的战报竟然没有用蜡封,李世民和洛玄夜对视一眼,顿时知道这战报,不同凡响啊。
对李世民太过于了解的洛玄夜,立刻说道:“臣打赌冬突厥大败,我大唐大胜,不,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冬突厥极其可能没了。”
李世民装作眼睛一瞪,“青阳你换一个赌,朕赌这个,玄龄,你们也赌一赌,就赌一文钱吧。”
堂堂天子竟然公然耍赖,顿时殿中响起一片哄笑之声,李世民不以为意,“就算你们都赌不是了,右仆射不在,给他也算上,青阳你离宫之后去告诉右仆射,让他早点恢复身体,还朕的一文钱。”
殿中又是一阵哄笑,李世民也满脸笑意,将战报取出来,这时又有宦官匆匆跑进殿中,脸上带着仓皇的表情,一进殿就跪在殿中,哀声道:“陛下,右仆射去世了,府中刚刚送来讣告。”
从哄笑到寂静,只需要一句话。
从满面笑意到不敢置信,也只需要一句话。
洛玄夜有些担心的望向李世民,李世民紧紧攥住手中竹筒,青筋暴起,眼中已经满是泪水,他回想起杜如晦的音容笑貌,以及无数次给自己鞍前马后提建议的场景,愈发悲痛,他的声音有些嘶哑,缓缓道:“朕赌没有大胜,把赌大获全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