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节(3 / 3)
洛苏论断让李世民深有同感,说道:“国师所说的真是金玉良言啊。
朕一直都在想,中原和西域国家的关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一直友善,因为西域太远了。
高昌距离大唐有七千里,其中有两千里的荒漠,足以让任何坐井观天的人,产生骄狂。
不要说西域,哪怕是在中原,也总有人会依凭蜀中的天险,以及长江天险,想要割据称王,殊不知那所谓的天险,一戳就破。”
洛苏微笑着,却没有半丝笑意,“所以天子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大唐想要挑起战争的时候,会没有开战的理由,他们一定会跳出来,你所需要想的是,怎么打赢战争,以及在打赢战争之后,怎么善后。
那些西域国家,和漠北草原还是很不一样的,草原上,是弱肉强食,本质上没有国家的观念,谁的部落强大,就使用谁的部落名字。
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就是如此。
但西域是有文化的,在国家存亡方面,很有些邦周时期的观念,很喜欢复国,各国都有不低的国家意识和族群意识。
如果你不能妥善安置的话,就要陷入持续不断地流血战争中,那是大唐所不能接受的结果,再强盛的帝国,也会在治安战中被拖垮。”
在数年过去后,西燕国果然如同洛苏所说的挑衅大国,乃至于入侵凉州,并且自取灭亡。
当初臣服于大唐的薛延陀也骄狂肆意,最终自食其果,被燕王李恪斩杀于大漠之上,部族子民都被草原上的其他部族瓜分,用自己的头颅给李恪的威信筑起了高台。
而高昌国,也和大唐渐行渐远,乃至于阻截来大唐觐见的使臣。
……
太极殿中,李世民手中握着安西传回来的奏章,在御前会议上愤然道:“高昌国王上一次来长安觐见就推脱,这一次不仅仅自己不来,甚至还阻隔其他西域国家的觐见。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遵从天可汗之令的列国,应当如何做?”
契苾何力立刻大声道:“讨伐他,覆灭他的国家,斩下他的头颅,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天可汗的威严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请陛下降下圣旨,臣愿意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契苾何力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虽然姓契苾,但和辽东国由洛玄星赐下姓氏的那个契苾没什么关系。
他的祖籍在西域那一块,属于铁勒的一支,和高昌国混居。
他很担心契苾国和高昌国搅在一起,现在契苾国的地位很高,因为契苾何力既是李世民信重的大臣,还是李世民的妹夫,契苾国可汗,也就是契苾何力的弟弟,是西域的明月汗之一。
他很担心国中那些没脑子的贵族,会不知道天地广阔,挑衅繁荣昌盛的中央之国,虽然他已经不准备返回契苾国,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但那毕竟是母国,他还是希望子民能过得好。
契苾何力的表态让李世民很是高兴,这就是朕所信任的将军,番人出身又如何,朕的大唐兼容并包,所以才有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样的番将,“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