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节(2 / 3)
来的书信。
神庙中的建筑高大,经过历次的修缮,已经不是木质结构,而是石质的结构,现在的中原重要建筑,也开始渐渐用石质来代替。
这种建筑不容易走水,受到了欢迎。
此刻殿中点着一盏盏烛火,明灭不定。
洛玄奘的脸色则满是欣喜,洛苏在信中先是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然后道:“日后大唐肯定要和西域做过一场,大概率西域不会是对手,到时候你要想好退路。
我建议你可以想好未来背锅的那个人,神庙中现在只有你一个洛氏之人,有些过于身单力薄。
虽然神殿主要以知识作为传承方式,但我看也有些血统传承的味道,我已经向阿星传令,让一些族人前往西域。
你在西域重新建立一支洛氏,我已经为你开启了素王庇佑,你这一支将获得圣痕照耀,如果你不曾有妻子的话,选定继承人后,要回信给我,我会再次赐下圣痕。
另外我已经知晓你要做什么。
想要控制那些西域诸侯,仅仅凭借威望和信仰可是很难的,我已经重新刻印了神庙军,你可以凭借军旗,重新在西域建立神庙军。
家族底蕴的权限,我会给你打开,你为家族带来了不少底蕴,这些年家族的底蕴也在渐渐增多,足以负担你重新神庙军。
而且我记得神庙中有八尊座,其中有神庙军统领和神庙卫队,你可以凭此来掌控一部分权力。
三千神庙军虽然不足以左右唐帝国和西域间的争端,但是让神庙在西域诸国中,保持威慑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你要量力而行,维持三千神庙军的花费,不是那么简单的。
玄奘,你为家族带来了无限的荣光,素王将与你同在。”
身为神庙大祭司,这世上也唯有洛苏,还能用素王的名义,来对他进行赐福了。
此番洛苏给洛玄奘的东西,实在是过于贵重,神庙军的再次重现,对于洛玄奘来说,将是极大的增强。
他凭借着个人的能力就已经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如果再有一支神庙军这样的军队,那简直不可想象。
他真的要成为西域的无冕之王了!
————
西域神庙和西域统治者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反复纠缠,在一个久远的时间中,神庙就如同普通的宗教场所,并不曾对政治有强大的影响力。
但在“洛陨之日”后,西域赵国那位著名的女皇帝赵璎珞,借助她丈夫神庙大祭司洛珈蓝的宗教声望,得以使西域臣服,成为万王之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在那个时代,万王之王和神庙大祭司,互相赐以冠冕,大祭司和皇帝互相给予支持,来维持各自在世俗以及精神世界中的卓绝地位。
但赵国崩溃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神庙已经事实上成为了政治势力,神庙贵族已经和王国贵族无异,互相争夺着西域的权力。
当西域分裂时,通常神庙会占据上风,可以避免受到王国操纵,当西域统一后,王权则占据绝对的上风,乃至于能影响神庙内部八尊座的位置。
这种情况直到第四十七代神庙大祭司洛玄奘时,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其著名的“神临之跪”,神庙向王权伸出了最重要的一支触手,即明确将王位置于神庙之下,这是过去任何一位大祭司所不曾做到的。——《诸夏西域神庙史》
贞观十三年!
姑苏郡王洛景成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专司督造可入海行驶的大船。
这是贞观十三年初一条比较重大的政坛新闻。
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征讨辽东的计划,但除了洛苏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只能从李世民突然下令督造战船上,猜测着天子是否有什么新的规划。
但没人想到李世民已经有了新的战争计划。
因为高昌战事刚刚结束,以李世民的性格,他不会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开启另外一场灭国战争,毕竟李世民一向秉持着打仗不影响国内民生的态度。
贞观以来,贞观四年击溃冬突厥,直到三四年后才进攻西燕,又过了三四年,才发动了对高昌的战争。
就连魏征这么以谏言为生存之道的臣子,也说不出一句李世民好大喜功的话来,更说不出来李世民穷兵黩武的话。
……
洛苏也在计算现在的局势。
洛氏从困顿中彻底走出,在大唐内部彻底站稳脚跟,虽然还不算是特别多,但源源不断的气运流入,至少不用担心家族灭亡,又找到了武曌这个素王所说的关键人物,而且已经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推动,彻底完成李洛合一,血脉上的彻底融合,就如同姬姜一样。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就算是动用神器也是值得的,只要能完成这个计划,洛氏的气运底蕴会在瞬间爆发,甚至能积攒够发动一次四时之神的地步。
四时之神!
洛氏真正的无敌神器,即便是洛陵动用也要花费上百万气运点。
普通的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