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节(3 / 3)
要的,也一定是你想要避免的”。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的确是在深深犹豫,他同意枢密院往驻扎在伊州的安西大都护府增派三千兵力,是为了试探一番,得到的结果并不算好。
大唐前脚增兵,后脚就有不少国主以及神庙拜帖送到安西大都护府,询问大唐往西域增兵是要针对哪个国家,身为天可汗属国,他们义不容辞的愿意为大唐铲除这个敌人。
这让大唐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道义或者说公信力,是大唐纵横西域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和大唐军队一文一武影响着西域。
现在神庙的影响力本就极大,如果大唐再失去公信力,那西域诸国就要彻底倒向神庙了。
太极殿中,又一次召开政事堂会议,枢密使和理藩令在向天子以及诸宰相汇报今年的诸国上报的大致情报。
李世民听罢后,便皱着眉头问道:“刚才的奏报中,有关于西域诸国战争的,再念一次。”
枢密使掌管军事,当即再次重新念了一遍,这次诸宰相都听出了不对,从神庙远征吐火罗后,西域诸国间,发生战争的次数,太少了,尤其是大规模战争为零,零星的战争,可以忽略不计,最后都达成了和解。
但安西大都护府仲裁的调解,只有这其中的一半。
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李世民的脸色并不难看,但很是凝重,他思索良久,而后才沉声问政,“诸卿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魏征已经去世,房玄龄的声音很是沉重,“陛下,臣以为,这是神庙在展现力量,对西域的控制,这是一种隐形的告诫。”
李世民脸色不变,“详细说说,给诸卿都讲一下。”
房玄龄的脸色也很是凝重,“西域因为没有大片平原,只有一块一块绿洲,所以最大的特点便是小国林立。
所以西域间战争频发,经常有国主间爆发矛盾,愤怒兴兵,进而两国兵戎相见的。
但现在却没有这种事发生,这不对劲,只能是神庙在背后调解,进而让诸国免于战争。
这代表着神庙对西域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还强,不对,当初的神庙没有这么强的影响力,就是从西突厥可汗接受神庙大祭司的冠冕,以及神庙军重新建立,让神庙有了一支强军之后,神庙就变得越来越强了。
大唐征讨辽东时,神庙也在整合西域,现在看来,那位大祭司成功了,他现在已经可以号令西域诸国,乃至于让诸国不爆发大的战争,小的争端也能处理。臣甚至怀疑,那些到安西大都护府处理的争端之事,也是神殿流出来的。
亦或者是那些国家,不愿意再跑数千里,往神临城而去,毕竟伊州安西大都护府驻地和神临城,一东一西,路途遥远。
这都是臣的一番猜测,做不得真,陛下以及诸位同僚,权当做参考即可。”
房玄龄虽然谦虚,但谁都不会忽视他的话,房谋杜断,这个评价绝不是空穴来风,房玄龄的智慧绝对是诸位宰相中的第一。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