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034节(2 / 3)

加入书签

燕军,但如果中原乱起来,他们还能安稳待在这里吗?

这条计策可谓是恶毒至极了。

而且是赤裸裸的阳谋。

……

敢战士的大部都在辽东辽国。

这里实际上也是燕国主攻的一个点,但洛星云还是决定将敢战士调走,因为中原战场更加重要,而且失去关中之后,中原更加难以防御。

辽东虽然也重要,但比起中原来,自然就不算是什么,况且辽东不仅内部大城众多,而且从辽东通往中原的道路比较易守难攻,只要留下一小部分军队,再加上幽州节度使的军队,就足以让燕国军队止步长城。

辽国公让自己的胞弟亲自率领敢战士前往支援家主,他则率领着剩下的军队在辽东坚守,争取将燕国的这一部分军队拖在辽东。

否则燕国军队完全可以从辽东再折返到漠南,从河东南下。

……

当擎着凤旗的敢战士进入关内后,引来了无数的注视,敢战士的服饰是迥异于其他大唐将士的,黑色的甲胄,红色的外罩,上面绣着凤凰的图案,高高举起的大旗,同样是黑红的底色,凤凰是用金丝绣出的,宛如振翅欲飞一般。

敢战士所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官吏的问候,而敢战士的回答也很是简单,“奉天子之命,随从洛王讨贼!”

敢战士并没有南渡黄河,而是从辽西走廊入关之后,直接从太行八陉穿越了太行山,然后在河东行军,沿着一个个盆地,跨越汾水等河流,沿着当初洛星云和李克用走过的路线,进入了关中。

此刻的关中,已经相当的惨烈。

一直想要避免野战的洛星云,还是不得不和燕军打了几场野战,双方都是唐军的精锐,不存在谁能一战将对方打崩的可能。

最终的结果就是互相留下一些尸体。

但明显是洛星云这边的伤亡更大一些,因为洛星云这边的军队终究是少。

五万对二十万。

如果是和蛮夷对战的话,还能说一句优势在我,但和同为大唐精锐的燕军对阵,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洛星云身为主帅,在阵线崩溃的时候,也抽刀上阵,他是有姬昭保佑的洛氏子,武力还是有保证的。

但在这大军交战中,尤其是在重甲面前,他的个人武力就有些不够看了。

当洛星北率领着敢战士到达后,见到的洛星云,是这幅模样。

左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看着痕迹像是箭矢擦过脸造成的,左手臂上前前后后缠着绷带,还有血渗出来。

右手的小拇指已经消失了。

至于身上的绷带就不必说了,完全能够想象到受了多重的伤。

现在洛星云还能站在他的面前,只能说运气好。

再看空空的营帐和一路走来听到的哀嚎声,完全能够想象战事有多么的惨烈。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

洛氏在大唐三百年,在政治上只是正常发展。

在大唐的时间走到两百年左右时,洛氏内部出现了另外一条道路。

东西方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大唐对其他地区的文化援助,但在相互影响中,有一件事对大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就是数学符号。

在猛然意识到简便符号的重要性后,洛氏内部花费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编撰出了一整套的符号,从此在洛氏手中出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在人类的科技历史上,通常先有实践,而后从实践中总结原理,再由原理反应用于实践,这叫做知行合一。

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太过于注重实践,而不去总结其中的原理,那就会在一个比较低级的实践圈子中一直打转,想要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明白理论,才是一法通,万法通的东西。

洛氏在实践方面是没有其他家族能够比得上的,因为洛氏一直在尝试解决各种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实践的多了,就会有人去问为什么。

就像是古罗马的先贤也在回答各种好像没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比如轻的球和重的球谁先落地,他们给出的回答是重的球先落地,非常符合现实中的观察,但是洛氏发现这个答案是不对的,轻的球和重的球同时落地。

基本上大部分的这种答案,先贤给出来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没有人知道,洛氏中很大一部分将精力投入到了这其中。

理论的研究,在没有达到一个级别,没有足够的积累的时候,总是蹉跎而无用,但洛氏能感觉到,这将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于是洛氏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这其中,大部分有天赋的子弟,就连官都不做了。

洛星云是洛氏家主,但他更像是一个给家族内部这些研究人员服务的人,负责赚钱、保证洛氏的安定、地位,以便让洛氏的研究人员有一个稳定的研究环境。

洛氏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将精力投入到了理论数学的研究中,他们在几何和数字的世界中遨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