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141章(1 / 2)

加入书签

不久之后,水也烧开了,正在干活的人们纷纷停了手休息,裴应川也借机和孟冬坐在了一起。

不过这锅水还未喝完,饶碧玉又吩咐人去打了两大木桶的水。

裴大哥,婶子为何要打这么多的水。孟冬疑惑地看向那边。

许是熬药用的。村长说过,何大夫过一会儿会来。

果不其然,半刻钟后,何大夫和何锦溪两人就提着药箱赶来了,他们两人身后还有一个背着竹筐的青年汉子。

两人一到,村长便赶紧前去迎接,而后几人寒暄几句何大夫便请了几个人用那口大锅熬药。

饶碧玉也去了那边帮忙,又吩咐人去村里通知,说是何大夫熬的有驱寒避疾的汤药,让村中人午时都来打一碗回去饮用。

这会儿干活的人也休息够了,裴应川便跟着其他人去往还未收拾干净的那两处地方。

孟冬和其他的小哥儿小姑娘一起,帮着饶碧玉准备汤药。

待到将近晌午之时,汤药已经熬好,齐家那四间房屋也都收拾干净,吃的用的也都搬到了齐家人现在住的地方去。

来干活的人分了一碗汤药得了几个窝头之后便可以回去了。

孟冬来时没有带碗,只能和裴应川一起用了齐家人家里的破碗凑合着喝了药。

至于其他几户塌了房子的,情况都不严重,自家人便能收拾好,也用不着村里人去帮忙。

至此他们两人才终于得了空回去。

裴大哥,我遇见裴容了,他说晚上会来找我们。还有,明日我想和裴容一起去卖柴火,他存了许多柴火,现在天冷又有积雪,柴火很好卖的。

两人才刚走出村口,孟冬便迫不及待地把早上和裴容商量的事全都告诉了他。

雪天路滑,若是不好去的话我和你们一起。裴应川有些担心。

好。孟冬笑了笑。

裴容说要来送蒜头,等到事情一了他便早早地来了。

不过此时两人正忙着学习。孟冬认了字之后便学着书写,裴应川坐在他身旁摆弄着一节木头。

孟冬坐在矮凳上看书,将沙盘放在高一些的竹椅上书写。裴应川坐在竹椅上,这样他一抬眼便能看出孟冬书写时的错误。

之前徐夫子给了他两本书,都是一些古代的文章摘选,裴应川自己留在了一本,又将另一本给了孟冬。

孟冬每学一个字,便要去裴应川送给他的那本书上找一找有没有一样的字,如此边玩边学,他也没有觉得疲累。

不过要说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之前裴应川带回来的杂记,虽然看不太懂,但他也知道那书里都是各种好玩的故事。

除了孟冬小声的读音之外,窑洞内只剩下了裴应川削木头的沙沙声。

他正在做的是一套套娃,先前已经做了几个,不过形状不够圆润,他不太满意。

冬哥儿,裴大哥,我来了,还不算太晚吧。裴容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孟冬连自己的书本都顾不上收拾就跑去迎接他。

我来了,裴容,快进来吧。

孟冬将裴容带进来后,洞内就显得拥挤起来。裴应川只好把东西草草收拾一番,给他两人留出活动的空间。

今年那菜地里的蒜头种得密了些,所以有些小。裴容把篮子放下,一边解释一边接过裴应川递来的矮凳坐下。孟冬也和他一起坐在了灶火前。

至于裴应川,为了不打扰他们两人的谈话,同裴容招呼一番后他便去了最里处忙活了。

裴容,你找好人了吗。

找到了,你放心,我们明天早上就走,到时候我去借婶子家的板车,咱们三个人拉着车去。

糟了,我还没问裴大哥他去不去呢。孟冬连忙回头询问裴应川的意见,却见他点了点头。

若是缺人明日我同你们一起去,容哥儿,不知道那板车除了放些柴火还能不能放下洞口堆的那些竹椅。

能。裴容摆摆手,只要装稳些,堆多少东西都行。

会不会太重了孟冬犹豫着问道。

这样吧,明日我们先试试,若是不行就用牛车。平日里我也经常喂牛,我用牛车家里也不会说些什么。

好。孟冬点点头。

见此,裴容也放了心,他与孟冬一起剥起竹筐里的蒜头,这些蒜不好留作种子,明年你们的菜地弄好了,可以来找我取些蒜种,我那里还有好多呢。

三个人这样便算商议完毕,只等着明日一大早便出发。

晚饭裴容也是在窑洞里吃的,不过是由孟冬准备的,临走时裴容还感慨了一番,窑洞虽然很小但是却很保暖,比外面要暖和得多。他也打消了让孟冬和他一起住的想法。

第二日一早,裴应川与孟冬吃完饭后正准备往裴容那里赶时,却先发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在秦二郎的带领下向着他们这边走来。

不等秦二郎人先走到,他的话音却是先传了过来。

裴大哥,是我,二郎。

随着他越走越近,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