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ahshuwu.com

第240节(2 / 3)

……

“这储秀宫秀女,虽说是为了得个好亲事的,可也没少做好事!”

“你们瞧瞧,这排在九十七位的舒穆禄氏秀女,功德都有四千九,这些银子可都换了御米御稻的粮种,也都分发到百姓手里了!”

……

有儒学教授撰稿,训导官们拿着木头大喇叭,整天不停歇地宣传九十七位秀女为大清做出的贡献。

时下百姓穷苦,去茶楼里听说书还要花费几文钱,舍不得的居多。

训导官们说得可比说书精彩多了,很快就引来了看热闹的百姓们连绵不断的叫好声。

耿舒宁先前一直没急着做太多改变,是在理想化的过程中跟随胤禛南下北巡,认识到了这世道的国情,知道生产力不行,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她先前拿出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在没消化之前,想改变什么都是空话。

如今距离她拿出玲珑炭和玲珑炉都有三年了,粮食和布匹也都已经渐渐在大清推广开来。

她不是做的好事不求名的菩萨,自要叫所有人都知道,女子的本事不输男儿。

至于这些秀女家里是不是出了力,那谁知道呢,他们乐意筹谋,那就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们好了。

郭络罗氏的效率,叫耿舒宁格外惊喜,她恨不能再多几个郭络罗氏就好了。

拿着御前腰牌可以自由进出宫闱的颖慧夫人听说后,冲耿舒宁不甚恭敬地翻白眼。

“我这身本事也非天生,都是我郭罗妈妈教的,想得我这身本事,多选多几个有野心的秀女,我替你带出来就是了。”

当然,郭络罗氏更不是菩萨性子,见耿舒宁两眼放光,她笑得比耿舒宁还明媚。

“当然,若我功德够了,颖慧夫人的名头可不够,至少也得叫我做雍夫人。”

耿舒宁:“……”雍字可是国号,这狼人比她还敢想。

不过郭络罗氏的话,也确实叫她打开了思路。

上辈子她还有助理呢,没道理这辈子都快升到女子界天花板了,还不养几个秘书吧?

巧荷她们这些暗卫出身的,功夫比一般护卫都要强,但论动脑子,连心思最细腻的晴芳,都比陈嬷嬷要差得多。

至于她岁宁女官……嗯,就不自取其辱了。

还是寻摸合适的人才到自己身边来,请术业有专攻的嬷嬷和夫人们给培养出来好了。

在第一场雪落下之前,京畿一带甚至河南、山东和江南三省里,关于秀女功德的消息都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为何这么说?

因为核验过功德(积分)无误的秀女,延晖阁秀女十九,漱芳斋秀女十三,储秀宫秀女六十五,最高者得功德五万二,最低也有四千九,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封赏。

得五万二的首名秀女是延晖阁秀女,还有正好五万的次名秀女则是漱芳斋秀女,分别出自九福晋董鄂氏母家的远支和江南巨富之家的苏佳氏。

前者跟着九贝勒做生意,赚的银子咬牙全投入了户部和兵部,几乎是拿银子来砸积分。

后者虽是江南巨贾,但没有直接出银子,而是换成江南稻米、布匹等辎重,捐献给了朝廷。

而且那位苏佳氏的外家,是前朝遗老代表人物之一的顾家。

苏佳氏和外祖家没少在官学免费为百姓们上课,甚至还广撒启蒙书籍,办了许多慈安堂,收容孤儿和乞儿,在当地名声极好。

郭络罗颖慧将秀女册子递进宫里的第二日,皇上的旨意就下来了,连苏佳氏那边也八百里加急,送去江南。

叫董鄂向彤的秀女,得封三品宫令女官,赐丹书铁契一座,可令其全家降罪一等。

远在江南的苏文勤,同样得封三品宫令,赐丹书铁契,令其全家降罪一等,自汉白旗,抬汉军正黄旗。

其他秀女,功德一万者共计十三人,全部封为四品内廷女官。

功德八千者九人,封为五品女史。

功德六千者四十二人,封为六品司记女官。

剩下的功德四千档,则封为了七品奉仪女官。

当然,所有女官都可以选择直接赐婚,或入宫在尚仪局学好规矩,侍奉主子三年。

满三年者,赐婚时女官位提升一等,也可继续留在宫里做女官,凭功劳晋升,直至封号女官,上不封顶。

宫里旨意一出,从京城慢慢往外,大清上下得到消息的八旗人家都炸了锅。

尤其是没将三宫秀女那些规则放在心上的,或家里不愿意掏银子的、瞧不起底层百姓没做什么实事儿的,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哪儿知道,选个秀真能得到如此多的好处。

过去满族家里的姑奶奶地位不低,那是觉得万一祖坟冒青烟入了宫,能荫及家人。

但旗下人家也多数很现实,选秀了不起进宫做娘娘,宫里日子也没那么好混,更多是被撂牌子自行嫁人的。

八千多秀女,有两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