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照例问陛下安好,却不曾再说进献陛下的话。
一连数年,直到中枢有令,彻底占领北宁,战事紧张,两人的信件来往才暂停。
是安易之打仗太忙,写信的时间太少,有空匆匆写上两句,到仗打完了,一封信才写完。
战事结束后,安易之才知道,两年以来,春归也寄来了几次信件跟包裹,只是北宁之地太大,随时启程到处游荡,很难找到大部队在哪。
安易之也叮嘱过,非中枢令,不得浪费资源寻她。
回去后,安易之才看到春归的信跟包裹,包裹里有很多药,还有各种干粮,行军途中容易携带,至少一日三餐不愁。
可见春归为了准备这些有多费心,还有信上的内容,字字都在担心她,毕竟是打仗,每天都在死人。
春归担忧,表达又含蓄,安易之的唇都不由得勾起。
她连忙写信,加上之前写的,还有战利品,全都寄到了京都。
这一次,收到信的春归红了脸,安易之的内容没有什么,只是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说了一遍,就像是写给妻子的……
但战事结束,安易之平安归来,总是一件好事。
春归又去买了许多燕北买不到,却需要的东西,再写上一封简短的信,寄到京都。
就这样又是一年,安易之越发明白自己的想法,她对春归起了心思。
如今她与春归都是而立之年,双方都未婚,再看两人信件,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她们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只是不说破,她们还是朋友,一旦说破……
安易之迟疑了许久。
担心会吓到春归,可有些话总归是要说出口的,不争取一下,怎么知道不行。
她是一名将军,少年成名,常年军旅生活,本就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所以她还是写下了一封信,询问春归的态度。
——春归。
见字如晤。
自别后,常忆你我相处,蓦然回首,卿与我相处时日甚多,吾习武练剑,你都在吾身旁,书屋铜铃轻晃,你怕扰我,总抬手轻扶。
昔日常在一起,不懂卿之柔意,三更敲响,惊觉吾已辗转反侧已久,心头悸动,无处述说……
安易之写了许久,终于写完了告白的话。
最后一段才是重点——此心昭昭,此生不负,若得卿垂怜,当请家中长辈,备六礼,择吉日,待吾归来,当明媒正娶迎卿。
易之唐突,万望卿珍重。
若卿不愿,吾当退去,恐乱卿名声。
易之顿首再拜,静候回音。
一封信,安易之想到什么写什么,有些杂乱,却说出了自己的心意,只等春归回信。
然而一等数月,都未回信,她便再寄出一封问春归是否收到信件,若收到,哪怕是拒绝,也请回复。
只要春归同意,她就马上回京,让长辈准备六礼上门。
要是拒绝,那她这一生就在边关不回去了,哪知,她依然没有得到回信。
安易之只能写奏折,请求回京,她要当面问一下春归,无论是拒绝还是同意,她只想听春归说。
迟晚算是听明白了,现代有网恋,古代有信恋,没什么问题。
“你可以去问春归,但不可纠缠。”
春归喜欢安易之的话,她们自然不会阻止,甚至会备上丰厚的礼金,让春归成为外臣,能跟安易之抗衡的那种。
春归跟了她们多年,还带大了她们的孩子,无论如何,她们都不会让春归吃亏。
安易之抬眸盯着迟晚,有些惊讶,然后又问,“你为何会知道我们的信?”
迟晚也不隐瞒,“因为春归从不隐瞒跟安北的信件来往,另外她最近的状态很不好。”
她把如何让夏去谈心,最后演变成四姐妹谈心的事情说了出来。
果然,让夏去谈心是一个错误,夏去这家伙是直接问啊,还好,效果是好的。
迟晚毫不隐瞒,无论是她,还是虞九舟,或是身边的其她人,都会互相关心,多年以来,她们如亲人一般相处。